• DeepSeek 一场由算法引发的全球震荡就此拉开帷幕
  • 发布于 1个月前
  • 82 热度
    0 评论
  • 柠檬酸
  • 13 粉丝 57 篇博客
  •   
2025年1月20日,中国AI公司DeepSeek的开源大模型R1悄然发布。7天后,全球用户突破1亿,这个速度远超TikTok(9个月)、ChatGPT(2个月),打破人类商业史上所有增长纪录。紧接着,就是一场世界范围内针对DeepSeek的“围猎”,DeepSeek遭受IP来自美国的巨量网络攻击、法意澳韩等多国也开始对其封禁……一场由算法引发的全球震荡,就此拉开帷幕。我聊聊近期对DeepSeek及AI产业的观察与思考。

一.DeepSeek引发全球AI恐慌
1、人工智能的“斯普特尼克时刻”
1957年苏联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Sputnik 1,赢过美国,引发了美国对“斯普特尼克时刻”的反思和检讨。2025年,中国AI公司DeepSeek以低成本、高性能的开源大模型R1,再次触发这一历史隐喻。著名的风投机构创始人马克·安德森惊呼R1是“人工智能的Sputnik时刻”,连特朗普都坦承“DeepSeek给美国AI敲响警钟”。

Sputnik 1和DeepSeek R1确实有共同之处:它们都暴露了技术霸权体系的脆弱性。斯普特尼克卫星仅重83.6公斤,但其象征意义却影响了冷战格局。DeepSeek同样以“非对称创新”破局——用560万美元训练成本实现OpenAI耗资7800万美元的模型性能,这相当于用小米加步枪击溃了坦克集群。

美国社会学家埃弗雷特·罗杰斯在《创新的扩散》中曾说:“颠覆性创新往往来自边缘而非中心。”今天DeepSeek让这句话具象了,美国AI巨头长期陷于暴力堆砌算力的路径依赖之中,而DeepSeek却选择了一条以算法优化突破资源壁垒之路。这样的颠覆,让对手出现震惊、恐慌、反思等“应急反应”,一点也不奇怪。

2、英伟达、台积电股价大跌
1月28日,就在DeepSeek登顶美国区和中国区苹果App Store免费榜下载量榜首之际,英伟达单日市值暴跌5890亿美元,相当于蒸发掉3个AMD,6个英特尔,创美股历史纪录;台积电等其他科技巨头的股价也纷纷下跌。市场的恐慌情绪源于一个简单推论:如果DeepSeek的GPU使用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全球算力需求将骤降。我对此却有不同的看法。

19世纪经济学家威廉·杰文斯发现,蒸汽机提升煤炭利用效率后,英国煤炭消费量不降反增。其深层原因其实很好理解:技术进步提高了资源的使用效率,降低了成本降低,但也恰恰因为成本的降低导致了需求的增加,从而让资源消耗速度显著提升而非减少,这就是经济学中著名的“杰文斯悖论”。

我认为,这个19世纪源于煤炭的理论,同样适用于21世纪的GPU消耗上。虽然 DeepSeek 使得 GPU 使用效率提升,短期内对 GPU 的需求量可能减少,但从长期来看,由于DeepSeek 让 AI 开发变得更划算,会吸引更多企业和开发者进入该领域,使得AI 应用变得更加普及,从而会让 GPU 的总体用量变得更多,而不是更少。

3、多国开始封禁DeepSeek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更何况DeepSeek这个“秀木”长在中国。DeepSeek-R1发布后,一系列测试数据让以美国为首的一些国家变得不淡定了,比如,在AIME 2024数学基准测试中,DeepSeek-R1得分79.8%,OpenAI-O1只有79.2%。在Math-500基准测试中,DeepSeek-R1的得分为97.3%,而O1则只有96.4%。

面对DeepSeek这样的表现,这些国家又玩起了“封杀”的老把戏。澳大利亚、爱尔兰、法国、意大利禁止使用 DeepSeek,韩国多家国企,美国国会、五角大楼、NASA等也先后宣布对其封禁。给出的理由也是老生常谈的“数据安全”,其实大家都懂,背后真正的深层原因还是地缘政治。

在高科技竞争白热化的今天,AI 技术上的领先,已成为各国争夺的科技制高点。DeepSeek 作为来自中国的产品,其发展势头让一些国家感到不安,试图通过封禁来打击竞争对手,保护本国的AI 产业发展,维护自身在 AI 领域的话语权和科技霸权,这才是他们真正的“醉翁之意”。

二.DeepSeek主要的技术创新
1、突破了训练成本和计算效率
DeepSeek 在工程技术上有诸多创新,比如DeepSeekMoE(混合专家)技术,通过细粒度专家分割和共享专家隔离策略,将不同的专家模型组合在一起,能够针对不同的任务和数据进行更高效的处理,大大减少了计算量。就如同一个团队中,不同的成员擅长不同的领域,遇到相应问题时,让最擅长的成员去处理,效率自然提高。

再比如RL(强化学习)激励技术,DeepSeek的R1系列模型放弃了传统的基于人类反馈的强化学习(RLHF),转而采用纯强化学习(RL)驱动。这一创新使得模型能够减少了对人工标注数据的依赖,通过模型行为的自我反馈和奖励,引导模型朝着更优的方向发展,提升模型的性能和效率,降低了训练成本。

2、推理大模型驱动的体验升级
DeepSeek在回应用户提问时,会将思维链条完全展示出来,这是DeepSeek极具特色的亮点。这种展示思维链条的方式不仅让生成的内容更具逻辑性和连贯性,质量更高。同时, DeepSeek也能在揣摩用户需求的过程中,以“嘴替”的形式将用户的心理活动和情绪,完整真实地表现出来,既能提供有用的答案,还能带来充分的情绪价值,这无疑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

此外,DeepSeek的开源策略,也更好的治愈了用户的付费“痛点”。DeepSeek的开源模型不仅性能上比肩甚至超越闭源产品,还可以让个人和企业更好地实现“AI自由”,这种开源模式不仅对用户友好,还促进了技术的快速迭代,为全球开发者提供了共同改进模型的机会,多赢!

3、为什么是DeepSeek
为什么是DeepSeek?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可以先思考另一个貌似与此无关的问题:为什么石油富国总是无法进行产业升级?原因很简单,这些国家光靠石油出口就能活得很好,哪还有什么动力搞其他又辛苦周期又长的产业。这就是所谓的“资源诅咒”。

回到问题本身,DeepSeek之所以能够异军突起,一战封神,归根结底就是这个“资源诅咒”逼出来的。科技巨头拥有大把的GPU,从来不缺少算力,反而懒得去优化工程效率了。反倒是受到芯片管制的DeepSeek,算力资源非常有限,无法使用最先进的H100芯片,只能在性能受限的H800芯片上不断“打磨”和“算计”。这反而促使DeepSeek在工程技术创新上不断突破,通过优化模型架构、训练方法等手段,实现了低成本和高效率的模型训练和推理,成功走出了适合自身条件的、独特的发展之路。

三.DeepSeek对全球AI产业的影响
1、打破了美国“算力封锁”
算力即国力。特朗普就职第二天推出 “星际之门” 计划,旨在巩固美国在 AI 世界的霸主地位。其中重要的一环,就是通过算力优势来限制、打压其他国家 AI 的发展。但横空出世的DeepSeek却用让他们扎心的事实证明“有限算力 + 开源” 同样可以研发出高质量大模型。它通过技术创新,在有限的算力条件下,探索出了一条新的大模型性能突破的发展之路,让其他国家相信即使在算力受限的情况下,依然可以在 AI 领域取得重大进展。

美国企图通过算力封锁来维持 AI 霸权的局面,已经在DeepSeek的技术突破下,形成“破窗”。正如美国商业研究学者克莱顿·克里斯坦森所说:“颠覆者总从低端市场切入,然后向上吞噬。”美国的“算力封锁”正在被颠覆,已经是现实和必然。

2、缩小与OpenAI的技术差距
就像谷歌当年用安卓开源操作系统对抗微软和苹果一样,DeepSeek 采用开源策略对抗早已不再“Open”的OpenAI。一直以来OpenAI都是AI 领域最领先的存在,但它与DeepSeek的技术差距已越来越小,有研究机构给出数据,中美顶尖的AI技术差距,已从3年缩短至6个月。

开源模式不仅促进了全球 AI 技术的共享和进步,也让更多的人能够参与到 AI 的发展中来。DeepSeek已经吸引了包括斯坦福的李飞飞、Meta等多家公司和团队的参与。他们在 DeepSeek 基础上进行复刻和改进,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更好地促进了AI领域的技术平权。OpenAI被迫宣布部分模型免费开发,就是一个最有力的证明。

3、AI公司更重视产品体验创新
那些靠疯狂投流,日烧百万砸广告的AI企业,也许能从DeepSeek的爆发,领悟一个质朴但却不会过时的道理——口碑永远是最好的广告。与其将大把的精力财力投入到“哪里设置广告弹窗”,“如何诱导用户下载”上,不如把更多的资源投入到如何更好的理解用户需求、提升模型的性能、让交互更便捷等产品创新和体验升级上。你只管优秀,其它交给用户。这不再是鸡汤,而是被DeepSeek印证过的事实。

有了DeepSeek的成功范例,相信很多AI企业会改变以往的砸钱模式,烧钱不重要,烧在哪里才更重要。重新重视产品体验和创新,将是这些企业拨乱反正,必须要面对的选择。

四.DeepSeek生逢其时
1、DeepSeek,时代的企业
DeepSeek创始人梁文峰曾说:“这个时代需要让硬核创新的人(企业)功成名就,我们还需要一堆事实和一个过程。”毫无疑问,DeepSeek就是这“一堆事实”中最亮眼的一个,成立短短两年就已跻身最有价值的AI独角兽行列。更重要的,它还是开拓这一“过程”的重要参与者和见证者。

回顾科技发展历程,PC 时代产生了 BAT,移动时代诞生了TMD等巨头企业。每个时代都有顺应时代潮流发展起来的伟大企业,DeepSeek 正是当今AI 时代的杰出代表。它的出现不仅满足了时代对 AI 技术兼顾“成本-性能-创新”的需求,还成功颠覆了旧有模式,重构了新的行业规则。这也是DeepSeek更让人尊敬的地方。

2、道阻且长,未来可期
所有的颠覆都有代价,DeepSeek也不例外。尽管DeepSeek已经取得不小的成绩,但其未来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比如:
国际打压:美国政府及其盟友无所不用其极的封禁政策仍会继续。这会对DeepSeek的全球化布局和技术突破,带来重大的负面影响,将严重考验DeepSeek的企业韧性和抗压性。

国内暗战:国内 AI 市场的激烈竞争同样不可小觑,百度、阿里等互联网巨头拥有技术、数据和资金优势, AI小虎们也各有所长,都在雄心勃勃地抢夺市场。笑到最后才是笑得最好,DeepSeek 需要保有“后劲”,能持续发力,才可以在这个内卷的市场中站稳脚跟。

组织进化:随着规模和业务的不断发展,DeepSeek想要完成从创业团队到行业巨头的跃迁,还要实现组织进化。DeepSeek 要能不断完善组织架构,从项目管理到战略决策,提升管理效率和组织能力,才能与时俱进,行稳致远。

社会学家曼纽尔·卡斯特曾说:“网络社会中的权力,属于那些能重新定义游戏规则的人。”DeepSeek就是敢于重新定义规则的那一个,它一路走来的历程也提醒我们一个事实:AI革命不应沦为算力军备竞赛,而应回归到底层技术创新和用注重户体验的本质上。唯有如此,才能在技术革命的浪潮中,真正锚定自我价值。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