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大模型给我们带来的变与不变
  • 发布于 2个月前
  • 179 热度
    0 评论
0 百万大厂进AI
截止目前为止,几乎所有国内大厂都进入了大模型赛道,开始追赶这场技术的变革浪潮。不少人觉得这不过是又一场元宇宙式的蹭热点,每次国外一有什么新技术出现,国内产商就喜欢一窝蜂的追逐。这个说法,对,也不对。对的地方在于,他确实描述了实际情况,每次出现技术变革,国内互联网大厂们往往会很快跟进;不对的地方在于,很多时候,国内大厂们不是蹭热点,而是真心诚意的想跟上技术浪潮生怕落下。

1 落后就要挨打
对于落后就要挨打这个规律,熟悉近代史的国人都不会陌生,而对于国内科技企业来说,这个规律就更切实了。在过去的十几年里,这个现象出现两次,每次都造成国内科技行业的大洗牌。第一次是1996年前后,Windows97的推出。

当时国内第一批计算机软件公司已经出现,WPS等软件因为成功解决了中文输入问题占领了大量市场;然后,1996年,微软的Windows97面世,携带着Word4.0杀入中国市场,Word不但解决了中文输入问题,还有着前所未有的所见即所得交互界面,对于许多还在DOS平台上跑的国内软件来说,这个体验插件是天壤之别。

几乎就在一瞬间,国产软件们被打的溃不成军,金山等“巨头”也不过勉强维持,他们靠着第一时间快速跟进Windows平台勉强跟上了浪潮,而CCED,中文之星等软件,即便在之前的DOS时代占据国内大量市场,也很快被时代落下。

2 移动大逃杀
这样刺激的变局,在十年后又来了一次。2005年,国内初代互联网企业们逐渐成型,国产手机产商们也逐渐夺回失地。到了2005年手机市场报告出来时,虽然诺基亚摩托罗拉三星依然是市场前列,但在销量前十的手机排名中,国产手机占据了六个,波导等国产手机产商一度夺回了大量市场。许多人都觉得,随着时间发展,国产产商们迎头赶上只是时间问题~

后面的事情,大家都很熟悉了,2007年,苹果面世,智能手机时代开启,移动互联网时代开启。

诺基亚直接被时代浪潮卷出铁轨,波导等老一代国产手机产商也被甩下,就连当时PC端的互联网公司们,反应慢一拍,没有第一时间拥抱移动互联网的都要面对掉队的窘境。说的就是你~百度。

腾讯上线了微信,抓到了移动互联网的超级船票,阿里手握淘宝和支付宝,百度第一时间没跟进,差点掉队,而手机外卖,手机打车,手机直播等移动时代应用,很快因为移动互联网的流量入口属性,成为大军交战之处,一度引发百团大战。

至此,我们可以看出来——对于中国企业,尤其是科技企业来说,几乎所有人都经历了PC时代,移动互联网时代两次大洗牌,所有人都清楚明白,被时代甩下意味着什么,不论之前你有多成功,占有多少市场,一旦新时代没有能装下你的船,掉队可能就在一瞬间。

3 交互变革
理解了这个,你可能就能理解这一次面对AI大变局,国内科技企业们为什么如临大敌全都第一时间上阵了。从目前情况来看,大模型带来的交互革命,会重新定义软件。DOS时代计算机已经有很多功能,但Windows图形界面和鼠标键盘等的面世,让计算机的操作性大大提升,操作难度下降了一个次元,立马引发了重大变革。

而目前AI可能会起到同样的巨变。

目前有许多软件的底层功能其实非常强大,典型案例是表格,在熟练的财务工作者手里,可以完成非常高效的数据整理,数据汇总,数据排序,数据筛选等功能,但在许多新手那里,可能连如何求和公式都不会用。软件开发者开发了100个功能,大家往往只能用上20个~剩下的找不到,也不知道在哪里。

而现在,AI能解决这一切。你只要告诉AI你的需求,很可能他直接就能给你完成,你不需要去记各种公式,他直接就给你算出来了。这还是一方面,更不用说目前AI已经展现的在画图,文案,设计等多方面的应用了。

4 百花齐放
所以这一轮AI浪潮追赶,各家AI都是根据自己原有业务进行结合的。比如百度文心,据说未来会集合搜索功能,而阿里的通义千问,会整合云服务,成为未来阿里云服务的一项业务,帮助各种有需求厂商建立自己的智能AI助手,如智能客服等。再比如字节,目前剪映等平台上已经可以看到他们的一键剪辑功能,AI自动根据文案进行视频配音和素材搜集。

这几个是平台型的AI。换句话说,哪怕是一些以前身体比较瘦弱的人,在有了蒸汽机、内燃机以后,   他仍然可以去做以前做不了的事情,这就是技术对生产关系的影响。

5 变和不变
目前社交网络上许多焦虑是媒体讲的鬼故事,吓唬大家AI来了谁谁要失业了,这是放大了焦虑。因为一个行业领域必然不会因为它的工作效率提高而导致这个行业会消失。这不符合逻辑。

比如代码开发,一个程序员写代码快30年了,30年来伴随着技术进步算法更迭,他们的开发效率一直在提高,他今天写代码完成一个功能的速度,是20年前的几十上百倍,可能他今天随便用一两天写的功能,20年前大概要写几个月甚至一年。效率上有如此大的提升,程序员减少了吗?显然,并没有,程序员30年来一直在变多,而且还在持续地变多。

因为当一个工具提升了某种行业或者某种领域的效率之后,它不是取代这个行业的人,而是让这个行业的人能更多、更快、更好地去做事情,并且让他们去做到一些以前不敢想或者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比如说就像我们今天我们基于AI的加持,基于这么多年来程序开发工具的效率提升,我们可以在短短一个月之内做出这么复杂的功能,这些功能搁到10年前搞不好要开发一年两年甚至三年都有可能,但是我们今年一个月可以做到。我们会因为这个现象,觉得做事快了我们开掉几个程序员吗?不可能的,我们反而会投入更多的人,因为这会更快地有产出,更快地拿到回报。

所以说大家不会太担心AI来了之后失业或者某个领域被颠覆、消失不至于,但是大家可能要做一些适应和调整,这是肯定要做的,去学会怎么和AI配合,让他帮你把一件事情做得更快更好,然后你可以去做更大更重要的事情。

这个解答无疑是颠覆我之前想法的。相比能否取代旧有岗位,他们给出了更深一层的答案——生产力。AI可能会让剪辑师减少,但开发AI剪辑的人员,可能会变多。

因为事物的本质是,视频需要剪辑,过去这个工作由剪辑师完成,那么当AI出现的时候,这部分工作可以由AI替代,看起来这似乎减少了剪辑岗位,但问题在于,AI技术普及,许多人开始用AI剪辑时,这块业务需求增长,市场变大,自然也会促使这一块开发人员变多。如果AI技术让一个岗位的生产力高速增长,那么这个岗位不但不会减少或者被取代,反而会投入更多人力来进行更高效的产出。

从这个角度来说,当前如何重视AI都不为过。不少人的观点是,AI发展,可能会导致哪些岗位消失,哪些岗位被取代。但从历史的视角来看,正确思路应该是,AI技术革新,会导致哪些岗位的生产力迎来爆发式发展,哪些岗位可以干过去做不到的更多的事?

AI的发展可能像当年火车出现一样,虽然减少了马车车夫这个岗位,却带来了产值方面远远更多的铁路工人/铁道技术员/列车调度员等更多岗位。不要把所有注意力去关注那些减少的部分,在历史长河中,总是会有变化出现。

真正更值得关注的是未来的,增加的部分,因为从人类历史来看,伴随着技术进步而增加的部分,带来的市场增量和时代变化,往往远远大于减少的部分。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