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武汉市2025年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行动方案新闻发布会召开。九派新闻从会上获悉,武汉聚焦人工智能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单个项目最高给予2000万元资金支持。截至目前,武汉已有33支产业基金投向人工智能领域,支持了一大批企业发展壮大,在支持人工智能项目研发与产业化、构建产业生态方面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
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近年来,武汉市财政部门通过“专项资金+产业基金”相结合的方式,大力支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
武汉市财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每年安排专项资金预算,重点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聚焦人工智能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单个项目最高给予2000万元资金支持;
二是强化普惠算力供给,每年安排总额不低于1000万元的算力服务券,支持中小企业购买算力服务;
三是增强模型创新能力,每年遴选性能先进的垂直行业模型,对研发成本和算力费用最高累计给予1000万元补助;
四是支持建设人工智能公共服务平台和中试平台,最高给予1000万元资金支持;
五是支持数据应用和场景开放,每年发布高质量数据集建设任务专项和人工智能示范应用场景,最高给予200万元奖励;
六是支持培育人工智能核心产业园区和特色产业集群,加快优质企业、创新资源、高端人才、资本要素向园区导入。
该负责人表示,政府产业基金是推进风险投资的重要支撑,是打造耐心资本的重要力量。2024年,武汉市进行了政府产业基金管理改革,通过提高出资比例、降低返投要求、延长投资期限、完善容错免责等措施给投资机构松绑,吸引更多更优质投资机构、社会资本投资武汉,更好地发挥政府产业基金的引领带动作用。
市级财政部门将财政资金分别注入武汉投控集团和武汉金控集团,打造武汉产业发展基金(简称武汉基金)、江城产业投资基金(简称江城基金),同向发力,坚持市场化、专业化运营导向,支持本地产业强链、补链、延链,
通过吸引社会资本打造3000亿元以上母子基金集群,形成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的全生命周期投资布局。

同时,对参投母、子基金返投武汉的比例要求降低为1倍。在天使基金、种子基金、科技成果转化基金中的出资比例由原来的40%到50%以上。根据产业布局、投资效益等情况,给予母子基金社会出资人和基金管理机构合计最高不超过武汉基金、江城基金全部增值收益的奖励。发展长期资本、耐心资本,参与设立的母子基金存续期最长可至10年。
此外,提高政府产业基金风险容忍度,在投资决策程序完善的前提下,参股基金中,对主投我市种子期、初创期阶段的,亏损容忍率可达60%;因国家政策调整或不可抗力等因素,投资未达预期的,予以免责;从整体效能出发考核评价产业基金,不对单支母(子)基金或单个项目盈亏进行考核。
人工智能产业是武汉市重点发展的16个产业链之一,是政府产业基金的重点投资方向。九派新闻了解到,截至目前,武汉市已有33支产业基金投向人工智能领域,支持了聚芯微电子、黑芝麻智能、达梦数据等一大批企业发展壮大,在支持人工智能项目研发与产业化、构建产业生态方面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