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5485号
本文是从一个前端视角出发,通过 DeepSeek 根据我的实际情况去生成一个学习路径规划,后续也会持续介绍我在 AI 应用开发方面的学习路线。
供自己以后查漏补缺,也欢迎同道朋友交流学习。
周末,我参观了2025GDC大会模速空间专场,总体来说感受一般,主要都是大模型的厂商、Maas的数字人、机器人相关的企业参展,相对应的更侧重于 B 端或 G 端,但 C 端方面比较少。
那其实侧面说明,C 端的市场前景和空间也非常大,同时也说明 C 端也需要大量的AI应用开发从业人员。我相信从就业方面来说,C 端应用的场景和市场需求会越来越多。
在目前这个阶段,大部分人的起跑线是相同的,我们可以从前端或后端转型成为全栈 AI 开发者。
那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能记录我学习全栈AI开发的过程及相应感想,同时分享给和我经历及背景相似的一些前端开发者,也希望能一起学习一起进步,相互督促。
目前,我有 9 年前端开发经验,精通使用React、Vue相关技术栈和生态链,熟悉NodeJS、NestJS、MySQL,同时了解点Python等后端语言。
基于以上的背景,我让DeepSeek帮我生成几个适合前端的,学习周期为 3 个月左右的学习计划,同时我也有朋友给我推荐了一些靠谱的学习资料,所以我就开始了我的学习之旅。
基于React/Next.js+NestJS+Python技术栈,开发一个AI增强的实时协作白板系统,集成手势控制、智能绘图建议、语音纪要生成等模块,最终达到可上线水平。

技术大厂机会,前端-后端-测试,待遇和稳定性还不错,可以试试~
目标:完成白板核心功能 + 首个 AI 模块(手势擦除)
目标:集成智能绘图建议、语音纪要生成
目标:性能优化、监控体系、部署上线
每日实践:至少 1 小时编码,完成一个小功能点
每周复盘:每周末用Sentry分析错误日志,优化薄弱环节
首先,我还没有按照这个路线图学习,也没有作品,所以没有太多的经验可以分享,也没有具体的作品展示,后续系列博客会逐步分享我的学习心得和成果。
下面我们解读下deepseek生成的学习路线。同时分析下 Next.js、NestJS 和 Python 在 12 周 AI 项目里各阶段的核心目标及技术分工。
核心作用:构建用户界面(UI)、处理服务端渲染(SSR/SSG),并实现前后端无缝交互。
具体开发模块:
用户交互界面
服务端渲染与 API 路由
AI 功能的前端集成
核心作用:构建高性能、模块化的后端服务,处理复杂业务逻辑和数据流。
具体开发模块:
RESTful/GraphQL API 开发
微服务与分布式架构
中间件与安全控制
核心作用:专注数据科学和 AI 模型生命周期管理,提供智能化能力。
具体开发模块:
数据处理与特征工程
模型训练与优化
模型服务化与 API 暴露
用户提交 AI 任务:
实时数据展示:
边缘端 AI 推理:
上面也是DeepSeek给我介绍的,但我想我实际学习开发应该没有这么多,或者这么复杂,后面我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学习计划。不过也大概知道了前端 -> 后端 -> AI模型之间是如何交互的了,不过我会先熟悉下各种专业术语去了解更多 AI 方面的知识。
学习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希望大家能够坚持下去,不断的学习,不断的进步。
我会在学习过程中,分享我的学习心得,也希望大家能够一起学习,一路打怪升级。
最后,祝大家学习进步,生活愉快,工作顺利。
——转载自:牛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