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海峡时报》报道,新加坡政府已勒令苹果公司对iMessage平台实施信息拦截及过滤机制,要求其在12月前建立新型反欺诈防护系统,以遏制冒用政府机构名义发送信息的新型网络诈骗。新加坡内政部宣布,已依据《网络犯罪危害法》向苹果公司发出实施指令,要求其阻止iMessage账户及群聊功能冒用新加坡政府机构名称或"gov.sg"官方发件人标识。该指令同样适用于谷歌Messages服务,两家企业均需在11月30日前完成合规改造。
内政部指出,此项指令的紧迫性在于iMessage目前未能接入新加坡官方注册的短信发件人标识认证体系。自2024年7月起,新加坡政府机构通过传统短信渠道发送的官方信息均使用"gov.sg"标识以供公众核验真伪。然而经由iMessage发送的信息无需经过官方标识核验,这使得诈骗分子能够使用相同或高度相似的伪造标识实施犯罪。据官方数据,目前已累计接获超过120起冒用注册发件人标识的诈骗报案。
根据新规要求,苹果必须确保未经验证的iMessage发件人资料名称不得显示,或需以弱于电话号码的视觉优先级呈现。当局表示此举旨在帮助用户聚焦最不易被篡改的身份核验信息。所有涉嫌冒充政府标识的信息及群聊必须被完全拦截或过滤,确保收件人无法接触。
为满足合规要求,苹果需针对新加坡地区调整iMessage的显示逻辑与名称处理机制,这标志着该平台首次在点对点及群聊场景中突破其长期依赖的未验证用户自定义发件人名称体系。目前iMessage既未采用发件人标识注册制度,也未建立外部名称核验机制,此次新规堪称政府首次强制要求苹果对其即时通讯系统的特定类别显示名称实施强制性过滤。新加坡内政部确认苹果与谷歌均已表态将配合指令要求。若企业未能按时落实监管措施,将面临相应法律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