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清华应届硕士生在网上发的一条帖子引发热议。据其描述称字节23年应届生开出offer,只给到其月薪2万,甚至不如本科,恶意低薪很恶心,践踏学历制度。据该应届生发布的帖子称,字节口口声声说的2万薪资符合市场,但他认为这种市场行情内外都比不了,恶意低薪的目的只有一个,低成本劝退应届毕业生。此外,他还指出,字节用恶意底薪这样的处理手段,带坏社会招聘风气,不想招了就低薪劝退你,如果这种行为没有惩罚,其它公司纷纷效仿,求职者何以生存?
现在是一个学历过剩的时代,企业和个人是双向选择,不只是单方面的选择。觉得企业给资金薪酬不满意,就去自己适合的地方,毕竟职场圈子并不大,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新人没必要太在意薪酬,哪怕你的学历再高,不可能去企业就能发光发热。如果没人给你机会,没有好的舞台,发展空间会小很多,除非自己去创业。
书读的越高,应该管理好情绪,不开口人家会高看你,一看口就现出原形了。要爱惜自己的羽毛,越缺什么,越在意什么。很多网红学历也不高,但是他们的市场价值高,要让自己成为一个值钱的人,而不是一个情绪化的人。字节跳动的舞台很大,真熟悉了该熟悉的东西,钱肯定就来了。
同一个教室,同一个教师,但不同的学生,结果吸收有差异,执行有差异,悟性更加有差异。一流的学生靠悟,给一个点,他可以点线面,举一反三,总结一套自己的理论体系。二流的学生执行力狠,给一个点,执行到极点。三流的学生,给一个点,手把手教,学不懂或学得吃力。看下你属于哪一类?
不同的企业能给人不同的成长机会,字节跳动是巨头之一,舞台肯定够大,想象空间也大,真要有实力,不用在乎起点。眼界被打开,跟自己在的平台关系很大,做事先做人,行业处于下行阶段,意味着学历会内卷,你不要的机会,很多人会去抢。起点不重要,重要的是知道自己要去哪里。
新人的工作很难用高价值去衡量,除非舍你其谁,那价值可以高,反之可以忽略不计。为人处理情商高低决定未来蓝图,对于职场新人,放低身段还是有必要的,有高学历应该去市场检验成果。没必要参考过去的薪酬体系,毕竟市场行情是变化发展的,人要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接受现实,而不是对比过去。
有些职场新人工作都没有,哪怕有些人经验丰富也失业了。年轻人社会经验比较欠缺,不同的市场行情,不同的薪酬体系。对薪酬不满意,就去找满意的地方,闹得彼此不愉快,对自己影响更大。学历高不等于高人一等,市场是以贡献价值来给出岗位薪酬,而不是以学历高低。如果干的活,换个人就能干,说明就不值钱。
不要把现在当从前,接受无法改变的现状。学会做事并不难,你看你不会什么,网上大概率能找到解决方案,但是领悟能力和抽象能力就不一样,同样是做一个项目,有些人就能想到不同的场景业务复用,后续的拓展空间,不同阶段的技术方案,不同阶段的改进方案,不同的商业模式等。
多看几步,考虑更全面,很重要,这个是人与人拉开差距的地方。有些人混企业就是想知道行业的数据和运作流程,有些人就是为了那份工作,目的不同,产生的结果会不一样。任何行业经验很容易被复制,优势很快就会被同行抄袭借鉴,能够一直领跑市场很难,所以要做标准和未来,让人一直追着你跑,不能被同行抄袭和借鉴,说明做得不够成功。
作为职场人士要熟悉所在的公司目前在国内和国际是什么地位?发展空间还有多少?跟你的竞争对手相比你的优势在哪里?如何将优势扩大?你的不足在哪里?为什么用户一定要购买你的产品?买了你的产品用户可以得到什么?不买你的产品用户该失去什么?用户复购率比例有多少?等等。
拥有这些意识,比单纯的只会工作重要,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起点高未必跑得快,起点低未必跑得慢,关键看自己潜能被激发多少?利用大平台增长见识,利用网络提高市场份额才是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