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到底什么样的员工应该被提拔?
  • 发布于 2个月前
  • 126 热度
    0 评论
不论线上线下,我总会被一些创业者或高管朋友们问“到底什么样的员工应该被提拔?是听话的,还是能力强的?”。其实这样的问题并不是三两句话就能说清的,通常限于时间和篇幅,我只给提问的朋友一个简单的回答:能符合公司“胜任力模型”的人,才是最该被提拔的人。我平时研究了很多世界级的伟大公司,把这些公司“胜任力模型”中比较有共性的5个方面,在此做个分享,供大家在选拔人才时参考。

一.有原则,讲底线
桥水基金创始人达利欧在《原则》一书中说:每个人都应该写下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原则,让它们变成你的算法,并用于你的决策。事实上,越是高级别的人才,越能看到并坚守事物最底层、最内核的东西,比如原则,比如底线。

俞敏洪曾在名为“成长的道路上,有原则的人走得更远”主题演讲中,分享了自己创业时坚守的两条原则:第一条是一切以学生的需求为核心,学生的需求就是最高指示;第二条是对学生实行无条件退费,任何学生想要退费,就把他没有上过的课的费用退给他。这两条原则,即使在新东方面对双减冲击,面临生死存亡的关头,俞敏洪也没有动摇过。不光是学生的退费,老师们的遣散费,俞敏洪也是一分不少地按时发放。

尽管俞敏洪为这个原则,承担了数十上百亿的支出,但也因为这个原则,更强化了新东方在消费者心中“良心企业”的口碑和地位。后来的东方甄选之所以让大众如此接纳和支持,是和俞敏洪的坚守的原则、彰显的人品分不开的。

传奇企业家褚时健也有一个一辈子不曾改变的原则,就是不让别人吃亏。在他75岁种植“褚橙”创业时,很多企业家主动登门给他送钱,这也是因为这些企业家知道老褚的原则,相信他的人品。

在褚时健89岁时,上市的褚橙口感不佳,被消费者吐槽。褚时健知道后马上登报道歉,声明“今年没做好”。随后,为了保障褚橙口感,增加果树间距,下令砍掉了3.7万棵,造成近三千万的损失。但后来上市的褚橙口感,明显得到了大大改善,这老褚的橙子再一次获得市场青睐。

有什么样的原则,就会成就什么样的人生。让你区别于别人的,不是别的,正是你为自己打造的一个个不被动摇的原则,不管是职场、商场还是人生,有积极的原则、有自己的底线, 你终会获得来自“坚守”的回馈。

二.效率为先
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在某次演讲中说:用户永远为美好的体验买单,企业永远因为提升效率而赚钱。提升效率不仅对企业至关重要,对个人、对团队也同样意义非凡。对个人来说,要想提高自身效率,离不开有效的时间管理,和做事时更为优化的思考方法。

1、做好时间管理
时间管理是提高效率的起点,而“好钢用在刀刃”上,又是对时间管理的基本要求。大家熟悉的“四象限时间管理法”,就是确定一件事重要性、紧急性,以及该花多少时间处理的有效判断工具。其中“重要且紧急的马上做”、“不重要又不紧急的不要做”很容易理解,但“不紧急但重要的事”和“紧急而不重要的事”该如果处理,却往往能显露出人与人之间的差距。

比如,下午本来有个例会要开,但又突然接到客户约下午见面的电话,该怎么选择?很明显,见客户更重要,马上要开会则更紧急。和客户见面,不一定能马上带来业绩,但很可能对以后的合作有好处。开会虽然很急,但即使不参会,以后也有可能通过其他方式了解会议的内容。该怎么选择,就看长期业绩对你重要,还是领导当下的脸色对你更重要。这点想清楚了,你的时间管理也就做对了。

2、优化思考模型
塔勒布曾在《黑天鹅》中写道:作为灵长类的人类,我们十分渴求规律,因为我们需要把事物简化,好让它们进入我们的头脑,或者说好把它们挤进我们的头脑。信息越具有随机性,事物就越复杂,因而越难以概括。你越概括,让事物越有条理,随机性就越低。”而思维模型就是在总结规律、利用规律的基础上形成的能够化繁为简的思考框架。马斯克曾公开说过,他和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佐斯,使用相同的方法来做决策,那就是利用思维模型。

马斯克所推崇的第一性原则,就是他面对问题时最常用的心智模型。比如,马斯克带领SpaceX 团队,思考太空飞行的问题时,并不考虑火箭制造技术的发展历程,而是从基础的工程原理分析,什么才是建造火箭最有效且成本最低的方法。在这个思考过程中,原来的外行马斯克,竟然慢慢成了火箭专家。

此外,团队效率的提高,则离不开建设适配的流程制度,积极的企业文化,以及科学好用的数字协作工具,比如阿米巴绩效管理法,比如各类更智能化的AI办公软件,等等。

三.专业上追求卓越
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中有句经典台词:人不要追求成功,追求卓越,成功自然会追着你跑。有些原本不太起眼的小人物,就因为不断追求卓越,最后成了举世皆知的大人物。

张一鸣大学毕业进入酷讯的时候,只是一个普通工程师,和他同期入职的,光清华计算机博士就有两个,但一年后他就成了带四五十人团队的管理者了。他之所以能脱颖而出,并不是他的技术最好,而是他一直想让自己变得更好。那时候的张一鸣,不论是不是自己的工作,只要有人需要他的帮助,他都会认真负责的去做。包括帮产品部的同事想方案,陪销售总监跑客户,给刚入职的新人讲Code Base…即使晚上回到家中,他还要做一些和公司无关的编程。后来张一鸣回忆,这段时间让他成长很快,对后来创立今日头条,有很大助益。

人类追求卓越的最高奖赏,不是你得到了什么,而是你一路上成为了什么。只有追求卓越的人,才能走的更远,更精彩。

四.职业化程度高
在著名的奈飞文化手册中,第一条准则就是:我们只招成年人。在职场,每个人都应该让自己成为一名真正意义上的“成年人”,而不是幼稚不成熟的职场“巨婴”。要实现这一点的潜在要求,就是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化程度。

罗振宇在《逻辑思维》里讲过一个故事,一次罗老师去银行办一个非常复杂的业务,接待他的柜台经理,为他前前后后忙了个把小时,非常专业有耐心,一句多余的话都没有。不久,罗老师和那位柜台经理又在超市偶遇了,经理告诉罗老师自己是他的粉丝,一直很喜欢罗老师的节目。罗老师很好奇,问当天办业务的时候为什么没听她说起。经理回答:那个时候,你是客户,我在工作,在那个场合,我不宜谈和业务无关的任何话题。

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用合适的方式,说合适的话,做合适的事,不为个人感情所左右,冷静且专业,这就叫职业化。而与此相对的,那些人在职场,却处处以个人喜好为中心,任性、专横、固执脆弱,又不负责任的人,不管多大年纪,都不过是别人眼中的职场巨婴。

很明显,前者受人尊重,后者则遭人嫌弃。如果想在职场有更好的发展,必须要通过不断加强训练和刻意练习,让自己从职业技能、职业态度和职业道德等不同维度,全面提升,成为让人高看一眼,甚至对你肃然起敬的真正职业化人士。

五.有领导力
什么是领导力?著名管理学专家约翰·麦克斯韦尔曾这样说:“职务对领导力的提升,不会带来太多附加值。真正的领导力,不可能通过奖赏、指定和委派而获取,也不可能由外人授予,它只能来源于影响力”。我对这个说法非常赞同,领导力并不是基于某一职位所衍生的专属权力,也不是什么高高在上的东西,而是普通员工也能通过不断学习即可获得的能力。

尤其在当前这个既充满不确定性,又充满个性的时代,不管是“激活”协作的同事,还是激活所在的团队,单纯依靠传统的手段和方式,将越来越难奏效。而通过自己高尚的职业操守、值得信赖的专业技能、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甘于付出的奉献精神,所形成的领导力,则更容易让我们实现目标,让自己脱颖而出,同时也会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更好的职场前景。

管理学大师德鲁克曾说过:高管们在管理人才和制定人才决策上所花的时间是最多的,他们也理应如此,因为再也没有其他决策的效果像人才决策那样持久和深远,而且一旦做出就再难取消了。希望小伙伴们在职场中,遇到好的下属,能好好提拔,为己所用;遇到好的老板,能被慧眼识珠,一展才华。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