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晚和朋友闲聊的一些感悟
  • 发布于 2个月前
  • 350 热度
    0 评论

昨天晚上和某个朋友聊天,聊到了近几年彼此身上的一些改变,不觉泪目。总结一下就是三个阶段:燃烧他人、燃烧自己、给自己保温,给他人温暖。我说,也许人本性都是自私的,本能的自我保护机制会不断给身边的人带来伤害。孩童时期如果没有来自家庭和周围环境的温暖善意,那对成年后的性格塑造会有很大影响。就好像燃烧别人温暖自己一样,即使别人是自愿燃烧给予他温暖。


后来随着年纪渐长,经历了很多事情之后,懂得了生活的艰辛,人情冷暖。开始明白了不麻烦不打扰别人,这个时候就会开始燃烧自己,自己给自己温暖。因为明白了大家都很不容易,当自己陷入黑暗泥沼时,只能拼命自救,在寒夜里取暖。


朋友说,她近几年的改变是逐渐明白了自己想要什么。希望能在给自己保温的同时,给予别人更多的温暖。人生这么漫长,自我封闭在自己的世界是多孤独的一件事。如果能给同处黑暗中的人带来一丝温暖和光亮,以后想起都会觉得心口温热。


记得之前看《杀死一只知更鸟》里面有这样一段话:“你永远不可能真正了解一个人。除非你穿上他的鞋子走来走去,站在他的角度思考问题。可真当你走过他的路时,你连路过都觉得难过。”


我对朋友说,可能是小时候家庭和成长经历的影响,我以前是个特别自卑的人。因为自卑,敏感,害怕受到伤害,变得超级自我和内向。就好像自己一直在黑暗的泥泞里前行,偶尔看到一束光,会不自觉靠拢过去。在自己内在特别匮乏的时候,又想获得星光的投影,最终只能惨淡收场。


大概是21年底22年元旦过后,我好像突然变成了另一个人。开始规律作息早睡早起,断了很多社交,向里走,安顿好自己。22年,在我30岁的这一年经历了很多难忘的事。疫情、裁员、新的副业以及短暂又璀璨的一段感情。在这一年我从燃烧自己开始向给予别人温暖开始蜕变。朋友说,这种蜕变过程,会有一个动荡的过程。如果不能明确自己想要的,不能安顿好自己,那新的人生旅程依然会给别人造成伤害。


我很认同她说的话,都是在社会上经历了很多风雨的成年人。自我保护机制是本能,燃烧自己也许是权衡利弊之后的无奈之选。但如果能给自己保温,又能给予黑暗中的其他人温暖,也是理想的精神追求。

纪伯伦在《沙与沫》中写道:

“如果有一天,你不再寻找爱情,只是去爱。你不再渴望成功,只是去做。你不再追求空泛的成长,只是开始修养自己的性情。你的人生,一切才刚刚开始”。


这漫长的一生,总要遇到很多人,经历很多事情,看过很多风景。希望我能一直坚持自己的目标,超越自己的本能和偏见,向着那个理想中的我前进。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