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飞书裁员的一些伪命题
  • 发布于 2个月前
  • 149 热度
    0 评论
最近飞书裁员了,网上很多博主、UP主在分析时都是把对标钉钉、企微在营收、月活上落后,但是人员远超钉钉和企微,所以得出结论是说组织太臃肿了。这里提供另外一个方向的观点观察这个事件,以及飞书对标的到底是不是钉钉和企微。

先说一下飞书裁员的一些观点:
1.一些所谓的"专家"拿着飞书的人均营收数据说事,说飞书应该大幅裁员。一派胡言。 飞书的人均营收,根本不能简单地用总营收除以员工数来计算。这完全忽视了飞书作为字节跳动内部协作工具的属性。

2.这次裁员主要诱因是齐俊元搞砸了。 用裁员对齐俊元之前路线的一次清洗和调整。高层要打扫屋子,重走ai路。


飞书的人均效率是一个伪命题
先说为什么不能拿飞书的人均营收来评判其人均效率。 飞书首先是一款协作工具, 然后才是一个商业产品。飞书立项之初,ToB就是招人的幌子, 基本盘永远是服务于字节跳动内部的协作需求。 而且飞书的对标不是钉钉或者企业微信, 而是Google Workplace,微软365,华为云WeLink或者是salesforce,这些软件开发都是万人规模。

如果飞书要直接跟这些产品对标, 5000人是少了,而不是多了。 如果飞书没有对外业务,仅服务于字节跳动现在16万人的庞大规模,飞书团队至少也要3000人。类似的例子是Facebook内部, 光是Facebook内部的通讯协作团队Workplace就已经达到 2000 人规模, 而这还没算上文档协同团队。至少在张一鸣时期,飞书在公司内部很受重视, 高层都是特别关注这种工具的效率提升,是真的渴求有人才能来开发这些飞书。

为啥飞书AI路线搞砸了
再说为什么齐俊元会搞砸了。其实, 这更多是字节跳动内部AI焦虑的外在表现。众所周知,字节跳动虽然天天喊着"算法驱动",但在AI领域的布局至今没有拿出一个令人信服的成果。不管是基座模型还是应用, 字节的表现都显得后继乏力。这种差强人意的成绩单,让字节上下都笼罩在一种紧张和焦虑之中。而飞书团队,或者说齐俊元,则不幸地成为了这种焦虑情绪的宣泄口。

当然, 这不是字节跳动一家独有的问题。据我所知,现在Google Docs的团队也格外焦虑, 因为Google内部的大模型还没能提供足够的智能体验。大家可能都要被微软的Copilot远远地甩在身后。

飞书本身是一个好的工具吗?
字节似乎并没有做好工具的基因, 也缺乏相应的人才储备。他们更多地把飞书当作一个产品,而不是一个工具。但要知道,一款优秀的工具,其核心在于提升工作效率,而非追求极致的用户体验。就像我们使用锤子时,更关心它能否帮我们更好地钉钉子,让我们早点下班,而不是锤把上的花纹是否让我们心情愉悦。

一个好的工具,应该具备工程师思维,能够把握全局的业务链,识别出瓶颈(bottleneck),然后着力提升总体效率。比如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两个痛点:一是任务优先级无法及时更新,二是员工的工作频繁被打断。这些都是刚需,但现有的协同办公工具似乎并没有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我对飞书的期待:能够智能地识别任务的紧急程度和重要性,并随着项目进展动态调整任务优先级,让员工始终聚焦在最关键的事情上。同时,它还应该能够通过智能化的信息流管理,减少不必要的打扰,为员工营造一个专注高效的工作环境。

此外,工具还应该能够自动收集和分析员工的行为数据,洞察工作模式和效率瓶颈,并提供个性化的优化建议。这需要工具具备强大的数据处理和机器学习能力,能够从海量的行为数据中挖掘出有价值的洞见。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