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程序员的呐喊:我们是人不是牛马!
  • 发布于 2个月前
  • 522 热度
    0 评论
最近职场各类话题比较多,热度也都比较高,最热的莫过于某公司新出的员工制度,正式开启百花齐放的“员工压榨时代”

咱不聊这个制度,我想大家都耳熟能详了,聊一聊我的真实经历——加班排名。当初初到某家公司,上市大企业,头几天就发现职场氛围非常诡异,这颠覆了我以往的上班认知,因为之前上班都是弹性工作制,不打卡,下班也没人监督,都是下班就走,到这家公司后,7点多该下班了,正准备走,同事喊我去吃饭,我说我回家吃。他一脸诧异地看着我:不回来啦?


聊了之后才发现,原来,大家7点后去吃个晚饭,回来继续上班,我下巴都掉了,这班上的原来是“上午、下午、晚上”啊,吃完晚饭,回来继续忙活,对我来说不太适应,咱这个身体机能也没训练出来上晚班啊,就这样,坐在工位时不时地抬头看大家什么时候走,好嘛,不到22:00都不打算走啊,后来才知道,原来整个事业部有一个“隐式”加班排名,虽然没有摆到桌面上,但是,大家都心知肚明。


带我的那位正好负责加班排名的统计,让我看了看大家的加班情况,真棒,谁谁谁几点到、几点走、每天加班几个小时几分钟、每周每月加班总时长一目了然,再看整个排名,第一名真是“猛啊”,这是不回家睡觉么,有一天去吃饭,我问那个谁谁谁怎么没来,同事告诉我,他加班排名垫底,被训话了,现在在工位加班呢。啊,饭都不吃啦,真牛!


原来,排名并不是只是部门内排,各部门之间也要排,加班排名垫底的部门可能会被约谈,同样,被约谈的部门中加班最少的要被领导约谈,这就牛逼了,不“要求”大家加班,但是,搞个加班时长排名,排倒数要被谈话,这就成功激发了大家的“加班欲”,谁也不想“输”,加班排名这一招真的很厉害,我知道的有一次排名结果,某个部门全员人均月加班时长80多个小时,平均下来就是整个部门,每个人,每天平均加班4个小时,不服不行。


相当于加班加出了50%的人力,1份工资干1.5个人的活(大拇指),30个人的部门,45人的战斗力,这算盘打的真响,偶尔加一次,加个四五个小时可以接受,全月每天都这么加,我肯定受不了,有一次加班加到22:00,大家都没走,我实在扛不住了,就借机上个厕所,计划溜之大吉,谁知,也不知道是被盯上了,还是碰巧了,电梯口遇上了事业部产品负责人,挺尴尬,也挺“羞愧”。


“不好意思,总监,家里有点事,小猫闹肚子,回去送她去医院”......(现在想想,我踏马羞愧个毛啊,22点下班,还给我整脸红了),在这样的氛围中工作,健康不出问题才怪,所以,小命要紧,撤了。

也就是想到这了,就随便聊了两句,奇葩年年有,今天特别多,我不知道有多少公司执行过加班排名,不过,希望你没有经历过,也祝大家都能上一个“不那么奇葩”的班!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