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现在搞的信创是属于“闭关锁国”吗?
  • 发布于 1个月前
  • 79 热度
    1 评论
飞行在太平洋上空,回顾这次拉斯维加斯 AWS re:Invent 的行程,对比国内的软件业,思绪自然而然地流转到了「信创」,这个所有做国内业务的软件公司都要面临的话题。

什么是信创
信创,即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旨在实现信息技术领域的自主可控,保障国家信息安全。其核心作用在于提升国家信息安全水平,减少对外部技术的依赖,增强国内产业的竞争力。通过自主研发,信创产业能够推动技术创新,促进产业升级,同时为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提供安全保障。信创产业的生态体系十分繁复庞大,从产业链角度看,主要由基础硬件、基础软件、应用软件、信息安全四部分构成。具体来说:

基础硬件:包括 CPU、芯片、服务器、交换机、路由器等。
基础软件: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云平台等。
应用软件:包括办公软件、通用软件、行业软件等。
信息安全:包括各类安全产品

信创的好处
1. 政策大幅度倾斜国内软件供应商。如果没有政策倾斜甚至是强制,大家不会有动力冒着风险用国产软件替换国外成熟产品。
2. 通过强制替换,提升核心系统的自主可控,减少卡脖子。
3. 淘汰劣币。比如国内数据库领域,号称有 200+ 厂商。设了信创这道门槛,就能过滤掉绝大多数厂商,消灭低水平重复建设。类似于当年山西煤矿的关停并转。

信创的弊端
1. 非市场化手段,增加成本,抑制创新。即使都是国内公司,资源少的公司更加难以和资源多的公司竞争。产品好的小公司更难和产品差的大公司竞争。
2. 和全球脱轨。投入信创的资源占用了投入通用产品功能的资源,降低了我们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我们也更少能接触到全球领先的技术/ 人才。

信创是否是闭关锁国
和清朝夜郎自大的闭关锁国还是有区别的。如今的信创是在地缘政治压力下,审时度势采取的应对策略。在 AWS re:Invent 现场,感慨海外软件生态之繁荣。但也确实理解国家从软件供应链,扶植本土软件角度,推出信创的合理性。我们在和甲方交流中,其实也发现,即使国家有信创的强制要求,大家也是能拖则拖。如果没有信创,本土软件厂商更难有上桌的机会。

当然也希望接下来还能出台一些进取策略,比如更好地扶植中国软件企业出海。软件天生可以跨越种族,文化,意识形态。全球的开发者都用着同样的编程语言,编程工具开发软件。海外软件市场的大门依然是敞开的。
用户评论
  • 一世煙花
  • 首先你要明白,不管是现在的软件还是说涉及英伟达等高端的AI芯片,本质上若非欧美死了心要主动搞脱钩断链,中国也不会搞被迫搞这些“信创”,是人家不想跟你玩,不是国家主动不跟人家玩。现在的世界局势就是欧美越来越“封闭”,中国反而越来越开放,本质上还是现在欧美的越来越不自信,越来越走向封闭。国家必须要“未雨绸缪”,肯定不会等到人家直接把刀架在脖子上了才想着要怎么办!
  • 2024/12/14 14:36:00 [ 0 ] [ 0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