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年经验前端被公司辞退了,没通知、没预兆,需求还在噼里啪啦写呢,就被叫去会议室,HR 和上级一脸搞了套早就准备好的说辞:什么“人效问题”, 什么“你存在感太低”, 什么“你不能挑大梁” ...
我真想问一句:我需求一个接一个干完的时候,你们怎么没说存在感低?我加班上线的时候怎么没说我不能挑大梁?一开始只愿赔我一个多月工资,我说不接受,HR 一副“你还想要啥”的表情。最后扯来扯去给了 N ,离职原因还让我写“个人原因”,不然‘恐吓’我说啥后面找工作背调怎么怎么样。
这就是很多公司真实的一面: 装修做得像硅谷,年会搞得像春晚,平时一个 PPT 一个 OKR 讲得天花乱坠,背地里一边 PUA 员工一边干人裁人,刀落得干净利落,还要你笑着说谢谢。现在 ai 工具啥都能做,前端找工作越来越难了。
你知道这6年我是怎么过的吗?
切记。
别慌,hr 找你谈不就是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符合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合法渠道,只要你没有违法犯罪你们公司没有要破产(经济性破产裁员也合法 n+1 补偿金)其他方式都是违法裁员主张 2N 赔偿金。要是你们公司说你菜能力不够,无所谓啊大方承认菜就菜呗,菜特么也是按 n+1 补偿(而且要给改进期一般就是那种 pip 计划)。
时间成本也不算特别多,去登记材料,然后可能庭前调节,然后就是仲裁开庭花几天时间。嫌麻烦,找个律师来弄大概几千块。这个期间是可以正常找工作的,至于背调什么的,不用吊他就是唬你的,直接找劳动监察大队投诉。公司不得在离职证明上写不利于劳动者求职的内容。
AI 的出现并不是毁灭前端,而是淘汰只会写 CRUD 、不懂产品思维、不具备工程视野的前端。你担心 AI 抢饭碗,本质上是在默认自己只能靠重复劳动存活。你能在最后争取到 N ,是你少数一次“主动”行为。但你被裁、被叫进会议室时完全不设防、缺乏预判能力,说明你平时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我把活干好了,他们就不会动我”。平时干活默默无闻,到了要被裁了才猛地觉醒开始谈条件,这不是能力问题,而是认知问题。
你不愿写“个人原因”是理所应当的抗争,但 HR 那句“影响背调”你就开始犹豫,说明你并不真正了解背调机制,也没准备过怎么在职场被动局面里维护自己。你愤怒的不是 HR 恐吓你,而是你发现自己对抗职场规则的武器少得可怜。那些“硅谷装修”“春晚年会”“花里胡哨 OKR”你平时不说反感,现在离职才翻旧账,实质上是从情绪中寻找道德优越感,掩盖自己不被需要的事实。
2 ,最低 n+1 ,这个看上去应该赔 2N ,但是得走仲裁,得你自己判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