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打引号,因为现象是“手机监听”,实际不知道。请理性发现,更不要人身攻击。我只说一个现象,请教大佬们帮忙可能的原因。
下面两件事都这几天“同时”发生的:
1.家里孩子最近迷上看柯南(纸质书),周末滔滔不绝的跟我讲故事和里面的各人物。 注意:年龄尚小没有手机,也不会使用电脑。不可能去网上搜索。 结果:今早上我的 x 乎热榜上就推了名侦探柯南的话题。
2.一个同事哥们,我们上班同行,我开车带着他。传统油车,没有智能控制等功能。行程期间胡侃,我讲到了“塔西 x 陷阱”。他表示没听说过这个词。 结果:等我下车打开某头条系的 app ,给我推了“塔西 x 陷阱”的短视频。
我在公司电脑、家里电脑都用着国产输入法且登录同一账号,跟老丈人不在一个区相距几十公里,我媳妇也没搜索过相关的词。就那几天能看到耳鸣广告,几天后到现在都看不到了。至今我还是不能理解。
其次,一个非常炸裂的阴谋论,如果不需要太复杂的技术含量,而且不是只有小部分人可以做到的话,它早就被实锤了。不论是正面实锤还是经历者爆料。
就比如监控这个。技术上不复杂,但是技术上又非常不合理。更何况监控这种操作一旦被正面实锤那就等被告吧。
友商会送你上头条的。
而实际上更有可能是你的广告联盟 ID 在无意中暴露了你的一部分隐私。就比如之前抖音和京东合作的时候,抖音搜完,打开京东立马弹出推送。
1 ,手机厂家自己监守自盗卖搜集信息;
2 ,信息在手机厂家云端被处理成了非明文的形式,并推送给相关购买了服务的 app
2 ,app 做推荐算法的使用这类信息做推荐
整个流程,涉及开发的地方非常少,甚至做算法的也无法接触真实内容;
比如,这是小米 2023 年财报里信息:互联网服务总收入:301 亿元
“巨头没有录音监听我们”很容易被证伪。因为只要你找到一项监听的证据,就是伪命题了。
“巨头正在录音监听我们”很难被证伪。即使你在一条路径(比如 APP 抓包)上没有发现,也无法证明所有路径都不存在。
“正在监控”是存在性命题(∃x ),只需一个反例即可证实。
“没有监控”是全称命题(∀x ),需完全排除所有可能性才能证实,逻辑上更难。
若一个命题无论如何都无法被证伪(如“上帝存在但不可观测”),则它不属于科学范畴,而属于形而上学或信仰。
真正的监听:用户在说柯南,不给他推送柯南的内容,不然用户就发现我在监听了。
推送不光是针对某个手机推送.也是可以针对某一块网络/地域推送的...
换句话说,你没有搜索这个关键词,你家人搜了,也可能推给你们.
我说的都是一些冷门词汇。
2 、"塔西 x 陷阱"我没听说过,既然你知道这东西,说明你对它有了解有关注,所以你的手机基于广告联盟和短视频推荐算法给你推荐这个没毛病。你同事手机出现这个话题才更有说服力证明手机监听。
心机之蛙一直摸你肚子~
如果小孩喜欢,可以带着去看,相信他一定会很喜欢! 😘😘😘
想象你童年有人带你去电影院看《灌篮高手》《海贼王》《火影》《宝可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