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 辅助编码在实际业务前端落地效果如何?
  • 发布于 2天前
  • 74 热度
    12 评论
AI Coding 新闻天天有,Demo 天花乱坠个个都是 SOTA 。抛个实际点的问题,前端工程师们实际在 PC 中后台通过源码构建的场景,利用 Figma + AI 辅助( Cursor/Claude Code/...)完成业务需求的实际效果怎么样,能满足预期吗?有感觉比较满意的经验分享吗?
用户评论
  • Kily
  • 能搞定非业务的,比如让 ai 帮整个表单架子还是 ok 的,但是表单延申出来的动态逻辑控制、校验规则之类的,还是得靠人写,也就是还原产品 prd 里那些弯弯绕绕的逻辑。另外写工具也不是万能的,我最近在重构老页面,让 ai 帮我封装 antd 的 Formitem,支持双向字段映射,ai 写不出来,可能是因为没学过,我在网上也没搜到类似的实现。
  • 2025/9/1 9:22:00 [ 0 ] [ 0 ] 回复
  • 阳光
  • 我倒觉得 AI 在后端使用更丝滑,前端需要 UI 还原,交互多的也不好描述清楚,还有自动化测试我们前端也没有,纯用 AI 还是不太靠谱,还要自己读 AI 写的代码,大量测试完善。
  • 2025/9/1 9:20:00 [ 0 ] [ 0 ] 回复
  • 远行客
  • 1 有特定 UI 要求, 图片/动效 较多的,AI 无能为力,或者说你压根不知道如何清晰地表达
    2 你需要不断修改项目的 project_rules 或者喂 context7 的文档, 反反复复地调试
    3 对 UI 库上的每个组件形式, 需要单独调试,特别是弹窗, 一连串的交互动作,特别难
    4 在使用 AI 写项目前,要求你对整个项目有一个充分的认知, 可以让 AI 写 prd,一项项对. 同时要将 数据库, 存储, 环境 等提前告知 AI
    总之 AI 适合没有特定 UI/交互要求的项目, 最好能从 0.0.1 版本每次只加 1 个功能,慢慢累加
  • 2025/9/1 9:18:00 [ 0 ] [ 0 ] 回复
  • 徒步旅行
  • 1. 对于能力低的开发,AI 辅助编码是有用的,反正也不会写, 没有思路, 用了 AI 起码能把代码搞出来, 至于对不对,就看 AI 了。
    2. 对于能力强的开发,AI 辅助编码比较鸡肋,如果描述少了,AI 就根据自己的思路逻辑写代码,可能跟你的思路不一样,这个时候就比较变扭了。如果把自己的思路描述很详细,其实跟自己写代码时间差不多,有时候用 AI 可能更费时间,你还要检查 AI 的代码是不是根据你的思路写的。
  • 2025/9/1 9:15:00 [ 0 ] [ 0 ] 回复
  • 星空寂云
  • 你的感觉没错。因为前端的反馈周期最短,浏览器就能直接运行,所以登上 “愚昧之巅” 的人最多。现在设计稿的还原还处于“史密斯吃面”的初级阶段。你可以生成一万个史密斯吃面,都是有两个眼睛一个鼻子,至于眼睛在哪鼻子在哪,属于管你这那的,就问你有没有两个眼睛吧。对于设计稿还原,你直接盯着 figma 和 figma 插件的生态就可以了,真到可用的阶段,一定是最先反映到最前沿。
  • 2025/9/1 9:13:00 [ 0 ] [ 0 ] 回复
  • 青春不留白
  • 讲个这周的事情,SMS Forwarder 这个软件正式开始收费了,摸鱼半天写了个替代品侧载到自己手机上(没有一行代码是自己写的, 我也从没写过安卓)完美代替。
  • 2025/9/1 9:08:00 [ 0 ] [ 0 ] 回复
  • 夜有星光
  • 写后台这种有主流组件库的比如 antd 非常好用,你把需求描述清楚生成的基本可用。如果是 C 端自定义样式的组件,哪怕有 figma MCP 生成的效果也是一坨。如果你只在乎功能可用,然后样式是基本美观的话,用 ai 工作效率非常高。但是样式交互定制化要求非常高的话,还是要手搓。我是这么认为的。
  • 2025/9/1 9:03:00 [ 0 ] [ 0 ] 回复
  • 路生云烟
  • 前端早就能 vibe coding ,后端还是要费点功夫,要把需求拆成极小的单元任务块才行。公司的祖传项目用 DDD 重构时,面对项目中总数高达 27w 行的存储过程,cursor 都冒烟了也毫无办法,只能靠人工一个一个的拆。
  • 2025/9/1 9:01:00 [ 0 ] [ 0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