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定要谈成不成功?这套 UI 本身就是 Apple 本身在给以后的混合现实以及全面屏产品的 UI 试水,最能表达 Liquid glass 的状态我觉得是 iOS26 developer beta1 那会儿的 UI ,也就是今年 WWDC 结束后发布的第一个开发者版本,同时也是被很多人诟病可读性体验非常差的那个版本。现在这套都被来来回回砍了好几刀了,然后就有人说丑也有人说还行。
这是苹果想改回拟物化风格,但是不好意思直接打自己的脸,诶,非得硬创造个假需求 Liquid Glass UI 就诞生了。别说成功了,这么大版本的更新,一个系统的稳定性都没做好,做出一个高能耗的 UI 界面,这个时候怎么不说环保了?苹果的 26.1 系统增加了个“色调”调整选项,以降低透明度。
2 、时代在前进 人总要找点事干 用一种新的设计风格(不管好坏)让程序员们/设计师们动起来 这也是折腾创造财富 推动世界往前走的泛意义
3 、一个行业在不同细分领域总需要一些刺头的企业时不时搞点“创新” 个体的褒贬无关紧要 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接受的群体的反馈才是检验“对错”的标尺
就我个人而言 我喜欢这一代 iOS 带来的新设计风格 不过纯粹是满足了我厌倦数年不变的喜新厌旧的心理
为什么一定要谈成不成功?这套 UI 本身就是 Apple 本身在给以后的混合现实以及全面屏产品的 UI 试水,最能表达 Liquid glass 的状态我觉得是 iOS26 developer beta1 那会儿的 UI ,也就是今年 WWDC 结束后发布的第一个开发者版本,同时也是被很多人诟病可读性体验非常差的那个版本。现在这套都被来来回回砍了好几刀了,然后就有人说丑也有人说还行。
基本大方向是对的,有些地方还需要打磨。
图标整体质感差些,特别是图标周围的光影变化和图标内部的光影变化是没必要的,耗算力且不讨好,且在 macOS 图标较小的时候,光影效果导致毛边影响质感(或许 5K 以上分辨率就不会显示了)。
透明感和更大的圆角很好,整体更现代,更年轻。特别是 iOS 新输入法界面,对比最明显,习惯了新版,突然出现个老版的 UI 则感觉非常不搭。
抄肯定是要抄的,动效是苹果的特长,国产厂商很难模仿到精髓。
还有就是我觉得只是把 tab bar 换成了 Liquid Glass 样式的不能叫适配了 Liquid Glass ,顶多叫适配了 iOS 26 。例如 Shadowrocket 。
这是苹果想改回拟物化风格,但是不好意思直接打自己的脸,诶,非得硬创造个假需求 Liquid Glass UI 就诞生了。别说成功了,这么大版本的更新,一个系统的稳定性都没做好,做出一个高能耗的 UI 界面,这个时候怎么不说环保了?苹果的 26.1 系统增加了个“色调”调整选项,以降低透明度。
见过视频播放没?拿台支持 iOS26 的老 iPhone ,打开一个本地 4K HDR 60 帧率视频,然后点击界面进入进度条模式。你说为啥不拿 120 帧率试,因为哥的 12PM 不支持。你就会发现,悬浮出来的大大的后退、暂停、前进、进度条、音量条等等各组件,不就是玻璃态 UI 嘛。现在可是绝不卡顿的 60Hz 快速刷新着。一点毛玻璃特效,能有多大计算量,搞的一群人像没见过手机全屏 3D 游戏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