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形机器人有哪些应用场景?
  • 发布于 6小时前
  • 18 热度
    10 评论
  • 乱人心
  • 0 粉丝 51 篇博客
  •   

我之前对人形机器人是嗤之以鼻的,为什么必须按照人去设计?比如跑步,能比 4 个轮子的跑的快吗,手动作能比 6 轴机器人准确吗?人形机器人能做的事情,工业机器人肯定做得更好。但是后来理解设计的要点,那就是,整个世界,是按照人类身体去设计的,除非改造现有的建筑,现有的各种布局结构,人体其实也是有足够优秀的点,相对大型机器,足够灵活,有手有脚,能弯能蹲,能走能跳能抓取。换句话说,你要搞个非特意模仿人类的机器人,但是做的事情和人一样,大概率也会很像人类,这就是为什么资本很乐于投入人形机器人。


应用趋势来说:
我最近发现小区居然用无人机扫地了,你可以理解为一个很大的扫地机器人,还有激光雷达,这个事情让我蛮惊讶,因为在我印象里,这个应该要不少钱,而一个保洁阿姨一个月才多少钱。所以,是否应用,其实取决于投入产出,按照 x 周期收回成本,之后每年 y% 收益看的话,比如一个阿姨一个月 3k ,那么一年 3.6w ,10 年就要 36w,也就是说,如果这个机器 15w ,设计工作周期 10 年,那就可以应用了(甚至还可以按月租赁,每个月小于 3k 就可以了)。

也就是只要人形机器人成本降到一个程度,就可以替代人类很多琐碎的场景了,这是特定工业机器人所不能覆盖的,类似常规家务活,照顾老人、残疾人等。
用户评论
  • Pigeon
  • sex 界好像是比较容易快速推进新技术的,比如什么 4k8k 视频之类的,还有 vr 什么的,哈哈,希望这块也早点发力,伴侣机器人,家务加伴侣,卖一辆车的价格不算高吧,妈的,这下贫富差距更明显了,机器人这玩意加钱可以大幅度提升啊,比如有人钱可以弄更多的计算资源,秒杀普通人。
  • 2025/11/8 10:30:00 [ 0 ] [ 0 ] 回复
  • APAC
  • 突然想到一点,只要成功训练一个机器人完成一个工作,马上就能获得一大批熟手工人,就连已经出售的,都可以通过 ota 获得新技能。而真人,永远只能重新培训,一个人学会了,新人进来还是要重新教重新学。也就是说,机器人拥有“技能继承”和“技能共享”能力。相当于每个机器人在被“生下来”的瞬间就获得祖辈的全部技能和知识,而年轻机器人学会的新知识新技能也可以马上共享给父辈和兄弟姐妹,一人学习,全族共享。
  • 2025/11/8 10:29:00 [ 0 ] [ 0 ] 回复
  • 原木风
  • > 整个世界,是按照人类身体去设计的,除非改造现有的建筑,现有的各种布局结构
    与此同时,整个网络世界目前也是按照人类使用去设计的,而改造网络世界相比于物理世界则简单多了,或许未来若干年就能实现马斯克说的:淘汰 app 、智能手机,所有的网络服务、API 、数据都交给 AI 去识别、处理,人类只需要和 AI 进行交互就能畅游网络世界。
  • 2025/11/8 10:27:00 [ 0 ] [ 0 ] 回复
  • 李明发
  • 短时间内,人形机器人最主要的用途是:三保,既保安、保姆、保洁。
    未来,人形机器人可能会取代教师、服务员等
    人形机器人的价值在于人无法做到的 [24 小时始终如一的耐心] ,取代这些恰恰看重这一点的岗位的人是必然的。
  • 2025/11/8 10:26:00 [ 0 ] [ 0 ] 回复
  • 张蜚
  • 人形机器人门槛高前途广,可以讲很多故事。
    拿到钱之后,无论是针对性优化还是针对行业优化都有办法。

  • 2025/11/8 10:25:00 [ 0 ] [ 0 ] 回复
  • 张蜚
  • 人形机器人成本降低,例如 5 万一个。那么接下来只需要有可编程的能力。他就可以取代好多岗位了。最简单的贴标签,封包装。小公司不一定舍得买自动机器,如果给换了一个可编程的人形机器人。今天做贴标签,明天做封包装。还有协助搬运货物等等操作。更不用说高危单位,解决生理需求这种一眼就想到的。

  • 2025/11/8 10:24:00 [ 0 ] [ 0 ] 回复
  • 来自人海
  • 现阶段还对具身机器人保持消极态度的,我只能说眼睛没打开。
    1. 情感寄托: 难道现在 AI 的 “you are abosolutely right !” 给人的情绪价值不高么?(先不说他最后是不是真听话)
    2. 机器人的价格、安全性: 多年前汽车刚出来的时候,不也是昂贵且危险的吗? 科技的发展一定是让技术普惠大众的。
  • 2025/11/8 10:24:00 [ 0 ] [ 0 ] 回复
  • 叫我冷场王
  • 未来是这样的。
    只是目前来看,我认为至少还有 5-10 年才有机会落地,起码也得在自动驾驶之后。
    1 、成本。购买这个设备,要看几年能回本,花个几十万要十年才能回本不太有人愿意掏这笔钱的,能够 2 年内回本才有机会让别人购买。所以这样算人形成本要降到多低,才可能代替人。(反而是那种非人型的专用功能的机器人,在最近几年应该会大量落地)
    2 、质量。这种设备目前质量都达不到 10 年的使用寿命的(汽车都是发展了一百多年才稳定)。特别是人型,零部件特别多,整个是个系统化的工程,中间有点问题都会无法工作。
    3 、技术和安全性方面也是,人形相比于自动驾驶,还多了个触觉,技术实现上面要更难的。安全性上面,想象一下跟人近距离工作的时候,电机控制出了啥问题,一拳往人头上抡,那就出人命了。(当然技术上肯定有办法解决的,就是还要很久)
  • 2025/11/8 10:18:00 [ 0 ] [ 0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