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5485号
我之前对人形机器人是嗤之以鼻的,为什么必须按照人去设计?比如跑步,能比 4 个轮子的跑的快吗,手动作能比 6 轴机器人准确吗?人形机器人能做的事情,工业机器人肯定做得更好。但是后来理解设计的要点,那就是,整个世界,是按照人类身体去设计的,除非改造现有的建筑,现有的各种布局结构,人体其实也是有足够优秀的点,相对大型机器,足够灵活,有手有脚,能弯能蹲,能走能跳能抓取。换句话说,你要搞个非特意模仿人类的机器人,但是做的事情和人一样,大概率也会很像人类,这就是为什么资本很乐于投入人形机器人。
与此同时,整个网络世界目前也是按照人类使用去设计的,而改造网络世界相比于物理世界则简单多了,或许未来若干年就能实现马斯克说的:淘汰 app 、智能手机,所有的网络服务、API 、数据都交给 AI 去识别、处理,人类只需要和 AI 进行交互就能畅游网络世界。
未来,人形机器人可能会取代教师、服务员等
人形机器人的价值在于人无法做到的 [24 小时始终如一的耐心] ,取代这些恰恰看重这一点的岗位的人是必然的。
拿到钱之后,无论是针对性优化还是针对行业优化都有办法。
1. 情感寄托: 难道现在 AI 的 “you are abosolutely right !” 给人的情绪价值不高么?(先不说他最后是不是真听话)
2. 机器人的价格、安全性: 多年前汽车刚出来的时候,不也是昂贵且危险的吗? 科技的发展一定是让技术普惠大众的。
只是目前来看,我认为至少还有 5-10 年才有机会落地,起码也得在自动驾驶之后。
1 、成本。购买这个设备,要看几年能回本,花个几十万要十年才能回本不太有人愿意掏这笔钱的,能够 2 年内回本才有机会让别人购买。所以这样算人形成本要降到多低,才可能代替人。(反而是那种非人型的专用功能的机器人,在最近几年应该会大量落地)
2 、质量。这种设备目前质量都达不到 10 年的使用寿命的(汽车都是发展了一百多年才稳定)。特别是人型,零部件特别多,整个是个系统化的工程,中间有点问题都会无法工作。
3 、技术和安全性方面也是,人形相比于自动驾驶,还多了个触觉,技术实现上面要更难的。安全性上面,想象一下跟人近距离工作的时候,电机控制出了啥问题,一拳往人头上抡,那就出人命了。(当然技术上肯定有办法解决的,就是还要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