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岁对于程序员来说真的是一道坎吗?
  • 发布于 2个月前
  • 383 热度
    0 评论

我的一个中年读者最近遭遇了裁员,跑过来咨询未来的路该怎么走,他的一些计划和想法看起来还不错:先尝试降配找工作,同步发掘自己的优势探索新领域,如果都不行就用积蓄做点小生意。关于小生意的方向给了他一些建议:尽量做低人力成本和硬件投入的领域,毕竟这个年纪了风险把控是第一位的。中年失业是个很操蛋的事情,人到中年已经过了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境地,步入到上有老下有小的状态。


但中国的职场就是很难干一辈子,无论承不承认这是客观规律。原因也很简单:我们国家从99年开启大学扩招,培养的工程师人才与日增多,而行业发展和岗位增长有一定滞后性,当人才井喷之际作为资本家老板这个群体一定更愿意选择薪资更低、成长性更好的年轻人。有人会问了:不不是我们都快进入人口负增长状态了吗,怎么还会这样?


对于找一份工作而言,现在事实上是更容易了,比如进工厂工地、送外卖开滴滴这些岗位都极为缺人。但职场就是另一番景象了,参与职场竞争的是接受了高等教育的工程师,而2021年应届毕业生创新高达到1000万+,未来10年更会有过亿高校毕业生进入用工市场。很多用人单位都会标注36岁以下的录用条件,35岁的确是很多人的一个坎。这是一种人力资源挤兑,也是商业社会运行的规律:供需关系,它不随个人意愿转移,很残酷但很真实。


很多人会抱怨会愤恨,这没问题但不解决任何问题,这是中国的发展阶段决定的,大部分中国老板都希望你睡的比狗晚起的比鸡早,除非你干的是前沿技术领域否则就会面临和应届生和年轻人的对比。和读者聊完我想起了几年前的自己,彼时正遭遇第三次创业失败且已经年过35岁了。


那时候我一直在思考:假如有一天我失业了怎么办,多次创业导致我的个人履历已经变得不堪入目基本一年干垮一家公司,在HR那看起来就是频繁跳槽。这种焦虑不是没来由的,我尝试过和猎头联系,她们一开始了解到我担任过大厂技术总监之后无比热情,随后看到简历就开始不搭理我了。


没办法有时候人生很难两全,一些留在大厂继续发展的朋友不少已经晋升到VP级别,我算是为了梦想中断了职场晋升之路。人都要面对现实,痛苦焦虑不解决问题,当时摆在我面前的只有两条路:继续创业、找中小公司打工。我不是一个认命的人,但创业已经给我带来很大的精神负载,而去中小公司打工显然对将来不利。


讲讲我的破解之道吧:好几周和自己对话、和身边大佬约饭取经、寻找自身优势,最终选择了继续创业+开启写作输出。做这个决定的原因是因为我看了号主辉哥的一篇分享,他提到通过写作改变了35岁危机并获得了职场新的机遇,逐步朝着财务自由坚定前行。我还跟一个作家朋友聊了一整天,他曾经是一名教师通过写书成为了畅销书作者,创立了一家咨询公司。


从他们那我知道了写作输出做好了不光能变现成为一个靠谱的副业通道,更能通过硬核输出成为扩大影响力的方式。之于写作我有一个巨大优势:疯狂喜爱读书。我曾经一年读了近200本书,几乎做到了书不离手的境地。


所以我决定尝试一把,第一篇文章花了7天时间,总结了工作过程中做增长的方法论,第一篇文章在没有一个读者的情况下就达到了1万阅读。这之后就一发不可收拾了,至今我在公众号上原创近500篇文章、全平台近百万读者。更重要的是随后两份工作:新东方在线、网易有道都是因为大老板看了我的文章,进而邀请加入。同时通过写作认识了更多不错的朋友,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不少工作和生活的智慧。


可以说写作成了我对抗中年危机最好的武器,而从第一篇需要7天时间到现在用手机半小时就能写出一篇,这个过程中的痛苦和快乐也让我无比沉迷。在对抗中年危机这件事上不光有写作,工作上我进一步聚焦自己的兴趣和长板,曾经一直在技术、产品、运营这三个工作职责中徘徊,技术产品是我的舒适区,运营是我的学习区。在舒适区赚钱在学习区成长这个道理很多人都懂,但35岁之后我决定勇敢的拥抱自己的兴趣。


去新东方在线我是以产品运营总监职位加入的,带运营团队和数据分析团队,这对我是挑战巨大的一件事儿。但要打破危机就必须不破不立,这几年在数据业务方面的积累让我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商业操盘手,而这本身也是我的人生目标。总结下来我认为要对抗中年危机和失业风险,首先需要设定明确目标,不管现状是否如意明确的个人目标非常重要,它犹如人生的灯塔指引我们不断前行。


比如我在焦虑迷茫之际依然没忘记重新找到明确的目标:重回大厂、自媒体获得足够影响力。目标明确意味着你对行业、赛道、自身优势都有充分深入的思考。这种思考会坚定行为,让努力可坚持。


第二点是要始终保持好奇心,保持更新迭代自己的能力,这几年我面试过不少35+的候选人,很多人眼里早已没有了光,他们被束缚在过去的经验和蹉跎中早已对新事物没有了好奇和热情,这种状态下让他们很难继续成长。


我面试总会问一个问题:最近一年看了什么书、获得了什么洞察和认知,这个问题就能看出好奇心是否还在。多想想年轻时的自己,那个充满梦想、好奇心和活力的少年,无论现实多少逼囧我们也不能丢失初心。最后我们需要全力找到喜欢做的事&有天赋的事&能赚钱的事,这三者的交际找到了风险就自然不存在了。


这点很难但找到了就是至美之物,它能让你每天都无比开心喜悦且坦然,它能让你放下浮躁之心、放下攀比之心、放下焦虑之心。我找到了但无疑有运气因素,但我认为大家都应该提前思考并在暂时安全的状况下尽快探索。很多人咨询我希望得到一个明确的方向和答案,很抱歉任何人都不是神,没有人比你自己更了解自己,路终究需要你一步步走出来。


我身边的朋友有职场取得突破成为高管、有做自媒体做咨询的自由职业人、也有换行业赛道获得第二春、也有开外包公司养活自己和团队、还有做小生意怡然自得的案例。虽然道路千千万且都能抵达罗马,但他们有一个共性:认知的改变配合坚定的相信和执行坚持。这的确能给一个人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种变化很多人都低估了,正如我们经常会高估明天的自己却经常会低估5年后的自己。多方面吸收信息、深度思考、积极寻找出路和方法最起码能增加我们跨域的机会。今天我依然会焦虑会继续思考失业这个问题,毕竟我没法接受去送外卖去开滴滴去工厂打灰的生活。如何继续加强职场竞争力、在什么方向加强、如果提升写作输出的层次、如何开辟新的机遇。


但相比几年前这种焦虑中也有了一份笃定一份坦然,甚至我开始拥抱焦虑。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