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同学给我留言这样说道:我今年34岁了,工作十来年,目前有房贷车贷,孩子上了小学压力大了起来,妻子前段时间公司裁员目前还没找到工作。我自己虽然还有稳定的工资收入,但疫情后这两年公司效益也不好,已经裁了一轮人。最近压力很大,担心公司下一次裁员轮到我,外面的就业环境也让我有些焦虑。如果被裁后找不到工作,不知道能做什么事情继续赚钱。有没有什么比较好的副业可以做?
看完他的留言,或多或少我也能理解一些他的处境和面临的压力。
这两年的经济和就业形势,想必大家或多或少都有感触,时不时听到某某公司裁员或者倒闭的消息,内心焦虑实属正常。这种情况下想做点副业多个收入渠道,是很多人自然而然的想法。我朋友圈里就有不少以前的同事或者认识的朋友,这两年开始搞起了副业。有宝宝的在某书在宝宝餐营养搭配,爱刷剧看电影的在某音做起了剪辑,喜欢徒步旅行的分享自然风景和露营,还有每天上班分享工作日常Vlog的,零零总总,都在按照各自的想法尝试。
什么是自由职业呢?我的理解是,以个体持续创作或提供服务为主,和市场直接交易获得收入的人群。以前大家都是在企业提供的平台上工作,在流水线似的岗位上做螺丝钉。在这个状态下,个体相当于将自己的时间精力打包长期卖给公司,获得较为稳定的收入。如此这般看似较为稳定,但或多或少压抑了个体的才华施展空间和能力变现的范围。
而自由职业,相当于个体直接和市场进行交易,少了企业这个中间环节赚差价,对有能力的人来说,选择哪个自有答案。且企业相对来说提供的是更为固定的产品和通用的服务,对于在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年轻人来说,缺少个性化诉求的满足,时间久了自然会有新的需求空间亟待满足,而自由职业无疑可以补上这一部分需求。
当然,自由职业对个人的能力要求相对较高,至少目前来说比较高。一方面,大家在职场都是螺丝钉似的打转,短时间内很难从螺丝钉思维转换到个体直接向市场提供服务获取收益的思维,这是一种路径依赖,需要时间来调整。
另一方面,自由职业要求以个体为主和市场直接进行交易,对个人的综合能力要求更高。最基本的通用特性或者能力要求:端到端的能力(独自搞定大部分事情)、丰富的好奇心、善于探索和思考、持续的自驱能力以及自我管理能力。特别是内容创作和提供者,需要极强的信息搜集检索、加工处理和高频的结构输出能力。
自由职业看似很酷炫,可以自由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确定性带来的更大潜在收入和收入的多样性,都可能让你迫不及待想要开启自由职业生涯。但自由职业其实也面临一些新的挑战,比如收入的不稳定,前期收入很低甚至没有收入;比如需要自己缴纳社保;比如时间久了社交圈子会越发狭窄等等,都需要适应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