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ongoDB为了使自己看起来像个AI公司花了2.2亿美元收购了Voyage AI
  • 发布于 2个月前
  • 102 热度
    0 评论
上一波牛逼的是大数据,这一波牛逼的是大模型。那么成功的大数据公司们,不是市场宠儿了怎么办?最简单的,就是假装自己是AI公司。怎么假装呢?收购AI公司就可以了。Databricks这么干,Snowflake也这么干。不这么干的大数据公司们,都日子不好过。

压力给到了MongoDB。MongoDB决定花钱收购AI公司。2月24日,MongoDB宣布,公司花了2.2亿美元,收购了Voyage AI公司。Voyage AI成立于2021年。公司主要是由一群做AI和NLP的人成立的。公司的主要目标是为特定垂直行业提供微调过的大模型。这些大模型可以定制,从而帮助垂直领域,像法律,财务等领域更好的用LLM。

MongoDB找到的卖点是,自己的文档数据库,可以摇身一变,成为向量数据库。向量数据库在RAG的开发里面很重要,可以通过向量搜索,给特定的问题找到相关的上下文,然后一起放到prompt里面送给大模型。这样一来,大模型就可以更好地回答问题了。这也可以更好地帮助大模型减少幻觉。所以,通过和Voyage AI绑定,前端用MongoDB做向量数据库,后端用定制化的大模型,针对特定领域,MongoDB就可以建立自己在特定领域里面的优势。

当然,这是MongoDB为了应对大模型时代,而编出来的故事。为了这个故事,也掏出了真金白银,买了一家AI公司。但是这个故事最后能不能让投资人买单,从而给MongoDB更高的溢价,那就不好说了。之前有两家公司,Snowflake和Databricks。Snowflake一直专注数仓,所以它的确战略清晰,因此在大数据时代,吃到了一波红利。

而Databricks则一直说自己既是大数据公司,也是AI公司,所以定位不够清晰,在大数据时代,多多少少吃亏。但是Databricks等来了大模型时代,买了自己的大模型公司,把大模型整合进了自己的产品。最终,在最近的一轮投资里面,引入了Meta的投资。Meta作为大模型开源的代表,显然也需要更多的应用环境。而Databricks为了证明自己确实是AI公司,也需要Meta的钱和更高的估值。

所以一拍即合也好,沆瀣一气也罢,Databricks已经稳稳的赢过了Snowflake。同样的压力也传导到了其他类似的公司,比如MongoDB。而MongoDB给自己的定位就是向量数据库。再配合上行业大模型定制,看来也有一波红利可以蹭。只要这个故事可以说服街上的投资者,MongoDB的股票给一波溢价,那么2.2亿美元的付出,也就是洒洒水的事情了。股市会给MongoDB带来更高的回报。

但是这个前提,都在于,故事能不能说服投资者。作为public trading company,MongoDB有自己的劣势,没办法轻易的增加像Meta这样的大模型代表的投资人。说实话,谁知道能不能成呢?考虑到微软最近的举动,和微软CEO最近的表态。MongoDB买的是不是有点晚了。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