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吃青春饭的程序员
  • 发布于 2个月前
  • 423 热度
    0 评论
  • CEBBCt
  • 6 粉丝 57 篇博客
  •   
工作需要技能和经验,但在一些行业中,年龄也成为了考虑就业的一个因素。在中国的程序员圈子中,这个问题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很多程序员都面临着类似的困境,他们曾经认为自己可以在这个行业中长期工作,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发现他们似乎已经成为了一个不被认可的群体,而年轻人占据了主导地位。

在某乎上有位36岁的程序员讲述了自己的经历。他以前听别人说在中国当程序员吃的是青春饭,以前他觉得不是,但是最近越来越觉得是。他自诉今年36了,自认为也算是码农里面水平较高的那一批,5到10年前也觉得以自己的能力,哪怕50岁或者60岁了,写代码完全不成问题。

32以前若干次换工作或者面试,他都是投后端开发,虽然他一直都是组长甚至 cto 的角色,但是他一点都不喜欢带人,只想干开发码代码,就是这么任性。尽管入职之后总是发现不知不觉就要带人了,但是撸代码至少也有70%的比例。他发现今年找工作格外不同,投开发岗已经几乎没有公司要了,简历都不收的那种,不找熟人内推基本面试都不给了。

辗转最后还是做了管理岗,尽管是技术管理,但是自己下场的机会真的是很少,干了几个月,回过头来思考这个问题,他觉得自己已经回不去了,这个就业市场压根就不认可高龄码农,那即便你有能力又如何呢?脱离这个赛道一旦时间久了,也就再也回不到原来的赛道上。

他的经历并不是孤例,有很多程序员也说,他们发现现在的招聘广告中很少有人招聘程序员。他们甚至不愿意面试那些年纪较大的程序员,因为他们认为这些程序员没有年轻人那么有活力和创造力。这似乎是一种普遍的趋势,而很多程序员都感到失落和绝望。很多程序员在职业生涯中也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尤其是在中国,随着技术更新速度的加快,程序员需要不断地学习新知识,保持自己的竞争力。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和精力都会逐渐衰退,这让程序员在职业生涯中面临更多的挑战。

许多程序员在到了一定年龄之后,发现自己的职业前景不如意,也许只能做一些管理岗位,或者从事与编程相关的其他工作。这对于一些热爱编程的程序员来说,是一种无奈和失落。

最后他希望以后就业市场更宽容点,满足他以后老了也能继续干开发的愿望。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