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聊聊今天咨询答疑时发现的一个有趣的现象。一般来说,做技术咨询,都是为甲方或者软件供应商提供某方面的技术解决方案或者体系建设的落地路径,其中不乏知名企业,以国企和银行金融业居多。按理来说,大企业一般在技术建设方面做得比较好,招聘要求也会比较高,技术同学相对来说都是比较优秀的。
但在实际的沟通交流中,我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接触到的技术同学或者一些技术负责人,对自己本领域或者本岗位的技术还算了解,但和自己日常工作有关联的技术或者方法,认知大多浮于表面,了解泛泛。
3.技术迭代太快,能熟练掌握本岗位或者本领域的知识已经需要投入大量精力,且市场供需情况潜移默化的选择机制导致了技术同学只关注自己的领域;
总结来说,人的本能导致了只做短期有利的事情,市场选择机制影响了人的选择,所在的企业限制了个人的拓展空间,这样最后就导致了上述的现象,我将其称之为信息茧房。
我在前面几篇文章聊过打造个人IP的几种方法,也聊过对技术同学来说写作带来的正向长期价值,以及技术同学如何发展副业获得斜杠收入,这里,我想谈谈做技术变现需要注意的几点事项,或者说挑战。
技术变现的途径无非是提供技术咨询、培训收费课程、流量广告收入。其中无论哪一种,都需要长期坚持投入时间和精力,且需要有个人IP并持续运营,并不是说我想技术变现就可以立马获得收益。
技术变现对个人的思维逻辑、理解能力、知识体系和总结输出能力要求极高。需要要清晰的思维逻辑快速分析了解市场情况和客户诉求,需要完善的知识体系能快速输出可行性较高的内容,更需要好的心态和沟通表达能力将你的内容转变为受市场和用户认可的方案。
并不是每一个技术变现的项目最终都能达成良好合作和交易,正如我们日常工作中一个技术项目需要多次的沟通和修改方案,并且过程中也会面临各种需求变更和临时需求,这对个人心态是一个巨大的考验,甚至会影响自信心。
总结一下,技术变现需要长期投入时间精力,需要快速处理密集复杂的信息并进行决策,对收入的稳定性需要有良好的心态去接受,更需要不断给自己鼓气来坚定自己的选择。
世界上任何事物的产生与发展,都有一个生命周期,并形成一条曲线。在这条曲线上,有起始期、成长期、成就期、高成就期、下滑期、衰败期,整个过程犹如登山活动。为了保持成就期的生命力,就要在高成就到来或消失之前,开始另外一条新的曲线,即第二曲线。
每个人的职场都会面临第一曲线的衰败和周期调整,在衰败和周期调整的危机来临时,不断加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和可迁移的能力,这不仅可能保障你较为稳定的度过周期调整阶段,还能让你以更好的姿态迎来第二曲线的发展。
延长第一曲线生涯,培养可迁移能力,这个过程中去寻找第二曲线的切入点。这样在危机来临时,才能做到心态平稳,积极去面对一些黑天鹅和灰犀牛。这一切的前提,都需要保持耐心,长期去做一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