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请不要在谋生的地方,寻找所谓的意义
  • 发布于 1周前
  • 59 热度
    0 评论
前些天,读者小陈给我写信,痛诉自己“上班如上坟”的煎熬,感慨自己在公司感受不到任何成就感,纯属毫无意义地浪费生命……类似小陈这样的抱怨我听过很多,也见过很多职场人在类似的“痛苦”中度日如年。实话实说,出现这种情况,除了公司、环境等方面可能确实存在不妥外,也不乏某些打工人自身存在问题,有些人除了想在职场领取薪水外,还想索取更多额外的情绪价值,长时间“求而不得”自然就会变得失落压抑,郁郁寡欢。今天就和大家聊聊这方面的话题。

一.不要在谋生的地方,寻找意义
《庄子.让王》里有这样一个故事:魏国的公子牟被分封到中山,远离了宫廷的奢华生活,非常苦恼和不甘,于是问瞻子:我现在虽身处江湖,但还是想念宫廷的荣华,很不舒服,该怎么办?瞻子告诉他,你想的太多,应该多关注生活的重点、少一些胡思乱想,这样才能少些烦恼。公子牟又说:这些道理我都懂,但就是克制不住心中的想法。瞻子最后给了他一个建议“如果不能克制想法,就按所想的去做吧,不然你会遭受双重折磨,这样的人很难活得好。”

公子牟的状态不就是很多职场人的写照吗,一方面要考虑现实的养家糊口,不得不在自己的“封地”上干活搬砖打螺丝。一方面又觉得自己做的事没有含金量、缺乏意义、毫无价值,对照着自己幻想中的“诗和远方”,自怨自艾,不断内耗。如同瞻子所说,这样的人必然会遭受“对现实的不满和反感”以及“对想象不可触达的巨大失落”的双重折磨,怎么可能有心思上班、对工作提得起精神呢?

罗翔老师曾说过:“无论多么高大上的工作,时间一长,你都会滋生无聊的感觉,都会觉得工作不过是一种重复的机械劳动。”我以前也遇到过手下的员工以“工作无聊没劲”、“现在的状态不是我想要的”等理由提辞职。每当这时,我总会对他们说这样几句话:你觉得什么工作不无聊,你又怎么知道你认为的理想工作不无聊呢?你说现在的工作没有意义,不是你想要的,那么,你用工资为自己买的新手机,为女朋友买的新衣服,为父母买的按摩椅是不是你想要的,这些还不算工作的意义吗?

泰戈尔有句名言:“不让自己快乐起来,是人最大的罪过。”有时候不是我们做的事没有意义,而是你索取的情绪价值太多。如果说流行的那句“世界本就是一个巨大的草台班子”,是对这个世界的祛魅,那么“踏踏实实做事,心安理得赚钱”就是职场打工者对自己祛魅后,最该面对的现实。客观的认识自己、冷静的看待职场,别把过高的预期和不现实的想象和工作混在一起,与其整天“为赋新词强说愁”,不如做个踏实又务实的打工人。

二.戒掉玻璃心,把自己炼成不锈钢体质
我前段时间面试一个应聘者,看简历这位求职者有过两段工作经历,目前已经失业近一年。开始我还以为是就业环境不好,工作难找,但和他简单聊完,我才发现他个人的原因可能更致命。

当我问他前两份工作离职的原因时,这位应聘者一脸委屈地告诉我,第一次是因为公司离家太远,考勤经常迟到被扣钱,他觉得这很不人性化;第二份工作离职,是因为领导对自己有成见,从来不听取自己的任何意见。我接着又问了他两个问题:在第一家公司时,你是离公司最远的员工吗?在第二家公司,你有没有拿到过能证明自己实力、让领导真正信服的结果?面对这两个问题,应聘者都给出了否定的答案。当然,我们没有录用这位求职者,理由很简单,我们和世界上所有的企业一样,只招成年人,不要玻璃心。

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自利性偏差”,是说有些人总喜欢从好的方面来看待自己,只要取得成绩,就会归因于自己;而一旦做了错事或遇到挫折,就会怨天尤人,将其归因于外在因素。说白了就是一种“功劳都是自己的,错误全是人家的”心态。而这通常是那些心理脆弱的职场巨婴们的“标配”。只要遇到问题,都是自己被误解被委屈了,都是外部的原因,都是别人在针对自己。

以这位应聘者为例,别人比你离公司更远,都能克服,你却经常迟到,难道不应该考虑自己时间规划上的问题吗?在公司想让别人重视你、听取你的意见,难道不应该先努力做成几件事,用结果证明自己值得被重视、被信赖吗?他不仅不懂得从自身找原因,反而把这种职场最常见的小事,当成“不可承受”的委屈和不公,并不惜为此在惨淡的就业环境中离职出走,可见心理有多脆弱、承受力有多差。

在心理学实践中,当个体遭遇伤害或困扰时,往往有两种应对模式,一种是他愈者模式,即受到困扰或伤害,必须寻求外界的帮助和安慰才行,否则就无法面对问题、解决问题。另一种就是自愈者模式,不管面对什么挫折,都能从困难中汲取力量,自我赋能、自我疗愈。很明显,职场中需要的是后者。不要太在乎别人的评价和看法,不要太渴望外在的理解和包容,而是要学会多向内求、多检讨自己,如果自己有不足,全力改进,不在同样的问题上摔两次跟头;如果自己没有问题,那就多多努力,用成绩证明别人对的判断、对你的轻视是错的。这才是成熟的职场人该有的不锈钢体质,而不是成为只会逃避、只会自怨自艾长不大的玻璃心巨婴。

三.你是来工作的,不是来交朋友的
同事能不能成为朋友?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也是很多职场人所面临的困惑。我的看法是:可以“成”,但不必“追着”成。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丽贝卡·G·亚当斯,根据一系列调查研究,总结出了开启一段友情需要具备的三大条件:(物理空间上的)接近性、重复的未经事先计划的交流、让人感到放松吐露心声的情境。一一对照下来,不难发现,除了第一条外,其余两条都是职场中渴望而不渴求的。毕竟大家在职场上的关系比较“飘忽”,有时候是合作的战友,有时候又会成为拆台的对手。是成为利益共同体,还是因竞争而解体,各自不同的利益考量,直接决定了彼此身份和关系该做何种切换。

分享一个真实的故事,在我年轻的时候,一位平时很讲义气、人缘很好的同事,因为在某件事上顶撞老板,让老板下不来台,第二天就被HR叫去办公室办理辞退手续。这位被开掉的同事可能考虑和一些人的关系不错,就想请办公室里几个称兄道弟的同事,晚上聚餐道别,没想到那几个“兄弟”没一个人给面子,都当着HR的面,纷纷找理由拒绝。最后那位被辞退的同事,尴尬地甩了自己一巴掌,转身离开。不是画面太有戏剧性,是人性本就如此真实。只能说,在职场交朋友,遇到算你幸运,遇不到才是常态。

那么,该如何面对这种微妙的职场关系呢?我的建议是向“刺猬”学习。冬天里的两只刺猬,因为寒冷需要靠近取暖,当它们没有距离抱在一起时,会因为双方身上的刺,搞得互相都不舒服。但当它们保持较远的距离时,又会冷得受不了,逼得它们重新靠近。经过几次测试折腾,这两只刺猬终于找到了一个既能互相取暖又不会被扎的合适的距离。这就是大家常说的“刺猬理论”。

刺猬理论反映的是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距离效应。放到职场中,就是建议大家在处理同事关系时,要能保持“恰到好处”的距离,可以“亲密”但必须要“有间”;可以在工作上配合,但不要失去该有的边界。毕竟,职场如同竞技场,每个人都可能是你潜在的对手。即使你毫无保留,也有可能“所托非人”,甚至被你认为的“朋友”背后插刀,毕竟在利益面前,很多基础不牢的所谓“友情”是经不起考验的。至于职场人值不值得挑战试试、能不能承受可能的“背刺”,就见仁见智、没有标准答案了。但无论如何,职场人都不要忘了自己最基本的操守和本分:来职场,我们为得是打工赚钱,而不是谈情交友。在违和的场景下,做违和的事,很难出现不违和的结果。

职场即道场,工作即修行。我们要在工作中修能力、修韧性,修平常心;也要修认知,修洞察,修自在法。希望大家身在职场,都能不辜负,不错付。共勉!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