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 咱们公司的设备开机,怎么显示Android。这怎么行,把Android替换掉,显示公司的logo,最好加点牛逼的动画.
小卡拉米: 好的,老板
小卡拉米 to UI: 老板说要一个牛逼的动画。
UI: 我*&……%%¥……&&*………………%


1、UI设计帧动画
跟UI沟通,最好说明,老板的意思,怎么牛逼。最重要的是:
-
把动画输出成序列帧。
-
分辨率和板子的分辨率一致。
-
命名规则:00.jpg 01.jpg ...99.jpg
2、制作动画包
新建一个文件夹,名字为:bootanimation 新建子文件夹第一部分动画:命名为part1,将UI设计好的非常牛逼的动画,放进去 新建子文件夹第二部分定格动画:命名为part2 ,将帧动画的最后一帧放到这里边 新建一个desc.txt desc.txt的内容:
全局参数(第一行)
-
1024
屏幕的 宽度(Width),单位为像素(px)。表示动画的分辨率宽度为 1024px。
-
768
屏幕的 高度(Height),单位为像素(px)。表示动画的分辨率高度为 768px。
-
60
动画的 帧率(FPS, Frames Per Second)。表示每秒播放 60 帧,但实际帧率受硬件和系统限制(可能无法真正达到 60 FPS)。
大厂跳板→机会,前端-后端-测试,待遇还可以,感兴趣试试~
分段参数(后续行)
每行定义一个动画片段,格式为:
[类型] [循环次数] [间隔时间] [目录名]
第一片段:p 1 0 generic1
-
p
播放类型(Play Mode):
-
p表示正常播放(逐帧播放后停止)。
-
另一种类型是c(hold last frame),表示播放完成后停留在最后一帧。
-
1
循环次数(Loop Count):
-
1表示该片段播放 1 次。
-
0表示无限循环(直到开机完成或被中断)。
-
0
间隔时间(Delay):
-
单位为帧数(基于全局帧率)。0表示片段播放完成后 无额外延迟,直接进入下一片段。
-
generic1
动画资源目录名:
-
对应part0、part1等目录,存放该片段的 PNG 图片(按序号命名,如img000.png)。
第二片段:p 0 10 generic2
-
p
正常播放模式。
-
0
无限循环,直到开机流程结束或被系统终止。
-
10
间隔时间为 10 帧(若全局帧率为 60 FPS,则实际延迟为10/60 ≈ 0.167 秒)。
-
generic2
第二个动画资源目录名。
-
系统会先播放generic1目录中的动画,播放 1 次,无延迟。
-
接着播放generic2目录中的动画,无限循环,每次循环结束后等待 10 帧的时间。
-
开机动画会持续播放,直到系统启动完成(或强制终止)。
压缩动画包(很重要的一步)
-
压缩的时候,不要在外边一层去压缩,要点进去bootanimation文件夹,全选压缩。
-
压缩的时候格式要选择成存储。360压缩,自定义里边有。
-
3、替换动画包
使用adb命令进行替换,替换之前设备要进行root,一般开发板都是 root过的,然后使用命令进行替换
默认情况下,Android 设备的 /system 分区是只读的(出于系统安全性考虑)。adb remount 会临时将其重新挂载为可读写(rw),允许你修改系统文件(如删除预装应用、替换系统文件等)。
adb root // 获取root 权限
adb remount //重新挂载为可读写
adb push 你的动画包路径 system/media
动画包的名称一般是bootanimation.zip,有些厂商的可能不一样,如果不生效可以咨询板子厂家进行修改
替换成功之后,直接运行 adb reboot 进行重启,见证奇迹。
4、Android动画前的小企鹅(Linux开机动画)
我真服了,板子出厂前,竟然还有Linux开机动画,这个关掉,需要更改内核启动参数。下边是修改方法,但是建议联系厂家,建议联系厂家,建议联系厂家
4.1. 确认 Logo 类型
-
Linux 内核 Logo:企鹅 Logo 通常是内核编译时内置的,文件格式可能是.ppm、.rle或.png。
-
Bootloader Logo:某些设备的厂商会在 Bootloader 阶段显示自定义 Logo(如高通设备的splash.img)。
需要先确定企鹅 Logo 的来源:
-
如果设备启动时先显示企鹅,再显示 Android 开机动画(bootanimation.zip),则属于 内核 Logo。
4.2. 替换 Linux 内核 Logo
步骤 1:获取内核源码
-
需要设备的 内核源代码(从厂商或开源社区获取,如 LineageOS、XDA 论坛等)。
-
如果厂商未公开源码,此方法不可行。
步骤 2:准备自定义 Logo
-
内核支持的格式通常为 PPM(Portable PixMap),尺寸需与屏幕分辨率匹配(如 1024x768)。
-
使用工具(如 GIMP、ffmpeg)将图片转换为.ppm格式,并保存为logo_linux_clut224.ppm(文件名可能因内核版本而异)。
步骤 3:替换内核 Logo 文件
步骤 4:编译内核
-
配置内核编译选项,确保启用 Logo 显示:
-
编译内核并生成boot.img:
步骤 5:刷入新内核
-
使用fastboot刷入编译后的boot.img:
4.3. 替换 Bootloader Logo(高通设备示例)
如果企鹅 Logo 是 Bootloader 阶段的 Splash Screen(如高通设备):
步骤 1:提取当前 Splash Image
步骤 2:修改 Splash Image
-
使用工具(如 splash_screen_tool)解包splash.img,替换其中的图片,再重新打包。
步骤 3:刷入新 Splash Image
4. 隐藏企鹅 Logo(无需替换)
如果无法修改内核或 Bootloader,可以尝试以下方法:
-
修改内核启动参数:在内核命令行中添加logo.nologo参数(需解锁 Bootloader 并修改boot.img的cmdline)。
-
禁用 Framebuffer:在内核配置中关闭CONFIG_LOGO选项(需重新编译内核)。
注意事项
-
风险提示:建议联系厂家进行修改
-
修改内核或 Bootloader 可能导致设备无法启动(变砖)。
-
需要解锁 Bootloader(会清除设备数据并失去保修)。
-
兼容性:
-
不同设备的 Logo 实现方式差异较大,需查阅设备的具体文档。
-
备份:
-
操作前备份重要数据,并保留原版boot.img或splash.img。
-
——转载自:一杯凉白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