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了 Vue 组件测试,需要为每个事件绑定的方法加上括号吗?
  • 发布于 2个月前
  • 326 热度
    0 评论
先说结论,当然不是!Vue 组件测试,尤其是组件触发事件的测试,有成熟的示例。我们同样要关注测试的原则,例如将组件当成黑盒,不关心其内部实现,而只关心与其交互。本文是借由一次 Vue 组件测试,引发对 Vue 源码和 Spy 函数的延伸探讨。

假设你写了一个 Vue 组件,它大概长这样:
<MyComponent
  :disabled="!valid"
  :data="someTestData"
  @confirm="handleConfirm"
/>
它定义了 data 和 disabled 作为 props,前者作为组件的数据输入,后者用来定义组件的功能开关。组件被点击时,会抛出 confirm 事件,不过当 disabled 为 true 时,confirm 事件不会被触发。

当你想为这个组件写一些单元测试时,可能会这样写:
describe('MyComponent on the page', () => {
  // ...
  it('confirm event', async () => {
    const instance = wrapper.findComponent({ name: 'MyComponent' })
    const spy = vi
      .spyOn(wrapper.vm, 'handleConfirm')
      .mockImplementation(() => null)
    await instance.trigger('click')
    expect(spy).not.toHaveBeenCalled()
    // ... change valid
    await instance.trigger('click')
    expect(spy).toHaveBeenCalledTimes(1)
  })
})
valid 初始化时为 false,即 MyComponent 一开始不会抛出 confirm 事件,当valid 被改变后,点击 MyComponent,confirm 事件才被抛出。这段单元测试会在最后一句报错,显示 spy 实际被触发 0 次。实际上,spy 永远不会被触发,即使 valid 初始化时为 true 也是如此。然而,将模板里的方法调用调整一下,加上括号,单元测试就按照预期通过了:
<MyComponent
  :disabled="!valid"
  :data="someTestData"
  @confirm="handleConfirm()"
/>
为什么加不加括号会引起单元测试的逻辑变化?

模板语法
首先我们需要看一看模板在编译时,处理 @confirm="handleConfirm()" 和 @confirm="handleConfirm" 有什么不同。从 @vue/compiler-sfc 的 compileTemplate 方法开始一路往下分析,会发现模板编译的核心方法是 @vue/compiler-core 这个包中的 baseCompile 方法。这个方法主要干三件事:
export function baseCompile(
  template: string | RootNode,
  options: CompilerOptions = {}
): CodegenResult {
  // ...
    
  // 1. 生成基础ast
  const ast = isString(template) ? baseParse(template, options) : template
  
  // ...
  
  // 2. 对ast做转换
  transform(
    ast,
    extend({}, options, {
      prefixIdentifiers,
      nodeTransforms: [
        ...nodeTransforms,
        ...(options.nodeTransforms || []) // user transforms
      ],
      directiveTransforms: extend(
        {},
        directiveTransforms,
        options.directiveTransforms || {} // user transforms
      )
    })
  )
  // 3.生成渲染函数
  return generate(
    ast,
    extend({}, options, {
      prefixIdentifiers
    })
  )
}
1、调用 baseParse 方法解析 HTML,生成基础的 AST。由于 Vue 在 HTML 上增加了许多语法特性(v-if、v-for、v-bind 等等),需要做对应解析。

<div @click="handleConfirm()" /> 生成的 AST

 <div @click="handleConfirm" /> 生成的 AST


查看生成的 AST 结构后可以发现,加不加括号对结构并不会产生影响。二者都生成了 v-on 的 prop,exp 中的 content 未对原始内容做出改动。

2、进一步对 AST 做解析和转换。这一步引入了 nodeTransforms 和 directiveTransforms 对象,其实是在 ./transforms 目录下的一系列函数:
export function getBaseTransformPreset(
  prefixIdentifiers?: boolean
): TransformPreset {
  return [
    [
      transformOnce,
      transformIf,
      transformMemo,
      transformFor,
      ...(__COMPAT__ ? [transformFilter] : []),
      ...(!__BROWSER__ && prefixIdentifiers
        ? [
            // order is important
            trackVForSlotScopes,
            transformExpression
          ]
        : __BROWSER__ && __DEV__
        ? [transformExpression]
        : []),
      transformSlotOutlet,
      transformElement,
      trackSlotScopes,
      transformText
    ],
    {
      on: transformOn,
      bind: transformBind,
      model: transformModel
    }
  ]
}
光从名字就可以看出来,依旧是对 Vue 的语法特性做的一些工作,最终在 AST 的每个节点上增加 codegenNode,这个属性将会被用在第三步生成渲染函数过程中。经过 transform 这一步后,生成的 codegenNode 如下:

<div @click="handleConfirm()" /> 的 codegenNode

<div @click="handleConfirm" /> 的 codegenNode


二者 prop 中的 value 值有所差异,type 是 typescript 定义的 enum,编译后变成了数字,还原后前者的类型从SIMPLE_EXPRESSION变成了 COMPOUND_EXPRESSION,后者仍保持之前的 SIMPLE_EXPRESSION。

造成二者差异的原因,需要深入 transformOn 这个对 v-on 语法转换的方法。它根据 AST 节点的 exp 和 arg,生成 codegenNode 中 props 下的属性。简化一下有关 exp 的逻辑,核心代码如下:
const isMemberExp = isMemberExpression(exp.content, context)
const isInlineStatement = !(isMemberExp || fnExpRE.test(exp.content))
const hasMultipleStatements = exp.content.includes(`;`)
if (isInlineStatement || (shouldCache && isMemberExp)) {
  // 堆代码 duidaima.com
  // wrap inline statement in a function expression
  exp = createCompoundExpression([
    `${
      isInlineStatement
        ? !__BROWSER__ && context.isTS
          ? `($event: any)`
          : `$event`
        : `${!__BROWSER__ && context.isTS ? `\n//@ts-ignore\n` : ``}(...args)`
    } => ${hasMultipleStatements ? `{` : `(`}`,
    exp,
    hasMultipleStatements ? `}` : `)`,
  ]);
}
首先对 exp 做判断,是否是 member expression、是否是 inline statement,是否有多个 statement。然后出现了 exp 的改写,根据判断生成了 compound expression,实际就是转换成了函数表达。看来 isMemberExp、isInlineStatement 这两个判断影响了最终 codegenNode 的生成。

Member Expression
这是个来源于 AST 定义的概念,JavaScript 中经常有对象属性的指向,例如:
const a = { x: 0 }const b = a.x
这里 a.x 就是 member expression,transformOn 中调用 isMemberExpression 来做判断,实际就是调用 babel parser 的能力分析,简化来说:
try {
  let ret: Expression = parseExpression(path, {
    plugins: context.expressionPlugins,
  });
  if (ret.type === 'TSAsExpression' || ret.type === 'TSTypeAssertion') {
    ret = ret.expression;
  }
  return (
    ret.type === 'MemberExpression' ||
    ret.type === 'OptionalMemberExpression' ||
    ret.type === 'Identifier'
  );
} catch (e) {
  return false;
}
这里 MemberExpression、OptionalMemberExpression、Identifier 都被认定成了 member expression。OptionalMemberExpression 即带有 optional chaining (?.) 的表达式。Identifier 也被包括的原因是,在模板中一般会省略主对象,如 this、或者 setup 中返回的对象。

<div @click="handleConfirm" />中handleConfirm 就是 Identifier,它指向的就是我们在 script 中定义的函数。
isInlineStatement 的判断中还出现了一个条件 fnExpRE.test(exp.content),这是函数表达式的正则判断:

虽然直接在模板里声明函数很罕见,但是 Vue 并没有限制这种做法。

那exp如果既不是 member expression,也不是函数表达式,transformOn 就把它当作 inline statement。实际上这是我们在日常使用时比较常见的作法,例如只是简单对变量赋值,那就无需在 <script> 中声明函数,而是简写为:
<MyComponent
  :disabled="!valid"
  :data="someTestData"
  @confirm="hasConfirmed = $event"
/>
而让这段代码生效的原因,就在于 transformOn 编译时将 exp 包裹了一层函数声明。它调用 createCompoundExpression,将 $event 作为函数入参,从而使函数内能获取到:
($event) => (hasConfirmed = $event)
3、由上一步生成的 codegenNode,转换成最终的渲染函数。重点看一下带括号的表达式生成的渲染函数:
const _Vue = Vue

return function render(_ctx, _cache) {
  with (_ctx) {
    const { openBlock: _openBlock, createElementBlock: _createElementBlock } = _Vue

    return (_openBlock(), _createElementBlock("div", {
      onClick: $event => (handleConfirm())
    }, null, 8 /* PROPS */, ["onClick"]))
  }
}
with statement 是在模板中可以省略 this 的原因。

对比
将以上分析做一个总结,我们可以将编译后结果简化一下,那么带括号的函数表达:
const ctx = { handleConfirm: () => null }const prop = { onClick: ($event) => { ctx.handleConfirm() } }
不带括号的函数表达:
const ctx = { handleConfirm: () => null }const prop = { onClick: ctx.handleConfirm }

Mock Function
我们已经搞清楚在编译阶段,带不带括号的函数表达有什么区别。接下来就要研究这个区别对于 Mock 行为产生了什么影响。Vitest 内部利用 tinyspy 来实现 mock 功能,本文并不会深入 tinyspy 的具体实现,因为 JavaScript spy 库大同小异,而背后的 JavaScript 语言特性才是本文真正想分享的。spy 函数的基本功能就是提供对目标函数的监视,例如执行次数,出入参等。一个函数在声明后,JavaScript 无法让我们二次修改它的内容,因此通常来说 spy 库会将原本函数的引用指向新的实现。一个简单的 spy 函数可以是这样:
function spyOn(obj, method) {
  let spy = {
    args: [],
  };

  let original = obj[method];
  obj[method] = function () {
    let args = [].slice.apply(arguments);
    spy.count++;
    spy.args.push(args);
    return original.call(obj, args);
  };

  return Object.freeze(spy);
}
它将 object[method] 指向了新的函数,首先更新函数执行的次数、记录每次执行的入参,然后用 call 执行原始函数。

对应到本文的例子中,当我们声明 const spy = vi.spyOn(wrapper.vm, 'handleConfirm') 后,wrapper.vm.handleConfirm 就被指向了 spy 生成的新函数,这个改动针对的是 Vue 实例对象,而我们由模板编译生成的渲染函数仍保持不变。因此 const prop = { onClick: ctx.handleConfirm } 中 onClick 仍指向原始函数的引用,无论 handleConfirm 之后怎么改变,其在渲染函数生成后就从始至终不变了。而const prop = { onClick: ($event) => { ctx.handleConfirm() } } 中 ctx.handleConfirm() 会在点击回调触发后解析,此时就会指向 spyOn 定义的新函数了。

总结
当搞清楚模板语法生成事件回调的逻辑后,我们就会发现这其实是一个经典的对象引用指向的问题。受限于 JavaScript 语言特性,mock 行为实际上创建了一个新的函数,而上下文若仍保持着对原函数的引用,那 mock 行为不会按照预期运行也就可以理解了。

当你想要测试组件是否正确地 emit,也许应该尝试 @vue/test-utils 中的 emitted() 方法。或者将视角拉得更高,从最终页面呈现的内容来判断。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