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8日,马斯克在Grok-3发布会上罕见地退居次席,将C位让给两位华人科学家——Jimmy Ba与吴宇怀(Tony Wu)。并频频点头肯定 xAI 团队的成功。

在发布会这么重要的场合,能够出来扛大旗,在团队中的地位可想而知。那么这两位华为科学家是什么背景呢?
两人是师徒关系
左边这位是 Jimmy Ba,多伦多大学计算机科学助理教授,“AI教父” Geoffrey Hinton的嫡传弟子,Jimmy Ba的学术生涯始终围绕一个核心命题:如何让AI以更少的资源实现更高效的学习。在Grok-3开发中,Jimmy Ba主导的优化算法使10万张H100 GPU集群的训练效率提升40%,同时模型推理速度提升十倍。右边这位叫吴宇怀,出生于浙江建德,还是一位95后,是一位让AI挑战数学巅峰的“科学狂人”,其推特指定的推文就是「解决数学问题并了解宇宙」。
教育经历
初中:杭州建兰中学(2009-2012),数学与语文成绩拔尖,曾用“八条辅助线”破解几何难题。 高中:加拿大私立中学(2012-2015),全额奖学金获得者。 本科至博士:多伦多大学人工智能专业(2015-2021),导师为Jimmy Ba与Roger Grosse。 博士后:斯坦福大学(2021-2023),师从Percy Liang与Jay McClelland
一看到杭州,让人联想到最近最火的 DeepSeek、宇树科技等好几家 AI 公司都在杭州,前些天这些公司股票大涨,连带着杭州地域内的股票都涨了一大波,还有人预言,杭州可能要升咖了,升到准一线城市。
接着说吴宇怀。在多伦多大学攻读博士期间师从Jimmy Ba,也就是发布会左边的那位,随后在斯坦福大学完成博士后研究,研究方向直指“自动化数学推理”。之前曾在DeepMind、OpenAI、谷歌N2Formal团队团队工作,并于2023年加入 xAI,还是公司的联合创始人以及首席科学家,主导数学与科学推理模块研发。牛人就是厉害,顶级 AI 公司干个遍,实在是望尘莫及。

在Grok-3中,吴宇怀设计的数学架构使其在AIME24数学竞赛中以52分碾压DeepSeek-V3(39分),并在GPQA科学测试中接近人类博士水平。
大模型背后华人占比很高
xAI创始团队12人中,有5人为华人,除了上面这两位外,还包括哈佛数学天才杨格(Greg Yang)、清华-卡耐基梅隆双料博士戴子航。

后来即便人员越来越多,一眼也能看到好几张华人面孔。OpenAI的GPT-4o团队也是如此,其中35%左右为华人。谷歌、英伟达的AI团队华裔占比分别达20%和40% 。2022年NeurIPS顶会论文作者中,38%毕业于中国高校(清北占前10机构两席),超越美国本土毕业生的37%。不禁感叹,中国人确实是聪明,但是怎么就不包括我呢。
最后
之前的互联网产品大战,程序员也许占据了不小的分量,比如各大超级 APP 背后都需要大量的架构师和程序员来应对并发、数据同步等问题。现在的 AI 大战,就是科学家之间的较量了,拼的是天赋和智商,普通人只有看着的份儿了。那么,作为一个普通人,一个普通程序员,应该要开始学学 AI 了,毕竟,如果要说之后最值得学的技能,从目前来看,那就是AI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