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看到有同学问了这样一个问题:在网上找一些性能测试的文章和视频,自学一段时间,能找到好的软件测试工作吗?
怎么说呢,这个问题的实答案显而易见。在当下这种大环境下,临时抱佛脚自认为学一些东西就能找到好工作,在我看来其实有点自欺欺人。当然,并不是说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无用,而是个人求职和企业招聘之间,是不同的逻辑。从求职者的角度出发,比如我看性能测试的文章,跟着视频练习一下,就可以将性能测试当作一项技能写进简历,成为拿到好岗位面试机会的敲门砖,提升面试通过的成功率,太过于一厢情愿。
一方面,性能测试更多的是属于专项技能,路子太窄,市场上性能测试的专项岗位普遍较少。且在目前降本增效的大环境下,企业更希望候选人拥有即插即用的能力,需要的是普适性技能,而不是专项。相比于性能测试的技能,对业务的深入了解,自动化测试的实战经验,以及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项目管理推进能力和文档撰写能力,是更有竞争力的能力。
另一方面,很多求职者犯的一个明显错误是误将自学当作闭门造车。只顾跟着所谓技术文章和视频操作,而很少思考为什么要这么做,这样做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式,如果换一种场景,这个方法能否复用。这些都是闭门造车无法习得的能力,需要大量实战和复盘总结思考才能成为自己的能力。
学习成绩优异(学历),非常聪明(理解问题/定义问题/逻辑思维能力),做出过不凡之事(项目经验/拿到过好结果),有很强的抗压能力(面对困难和挑战如何应对/心理承受能力),具备这些特质的人才是企业招聘时更青睐的候选人。
很多同学心里会默认世界是个巨大的草台班子,企业招聘都是面试造飞机入职拧螺丝。但从企业的角度来说,虽然大部分岗位的工作职责是流水线上的螺丝钉,但企业更希望自己能招聘到拥有专业能力和自身特质的人才,而不是千篇一律只会埋头努力的人。
学历是过往的既定结果,招聘卡学历是客观因素,作为求职者的个人很难改变。但是,你所拥有的专业技能,持续快速的学习能力,定义问题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协作和推动落地能力,才是你可以在职场走的更远更久的能力。找到自身优势,保持稳定心态,降低心理预期,持续学习提升,才是在当前恶劣的就业形势下生存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