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于AI编程,你是属于哪一派?
  • 发布于 9小时前
  • 22 热度
    10 评论

两种 AI 编程使用流派:

1.甩手掌柜派:把上下文尽可能多的提供给模型,包括各种文档,图纸等,自己不过问“具体编码细节”( review 时除外),修改/维护项目、新增功能等也是通过 prompt 进行,大部分时间用自然语言和 AI 模型交互以及 review 代码。可能会失去对项目代码结构的掌握,存在一些冗余代码。如果脱离了 AI ,项目的可扩展性/可维护性要打一个问号,可能需要一个 AI 离职时的交接流程,让 AI 跟你口述项目结构和代码主要逻辑。


2.微操派:对 AI 模型完成大规模任务有根本上的不放心/默认不信任(如果是甩手掌柜派是默认信任的话),提供自己认为必要的上下文给 AI ,只让 AI 生成非常具体的东西,例如功能非常确定的模块/类/函数/类型/接口等,简而言之就是那种非常确定的工作,每次只生成少量的代码(少量是指行数),自己整合生成代码到项目中,自己仍主导项目的编码工作。领导大概不喜欢这种派别,认为“没有全心全力地把 AI 编程技术运用到工作中“。

用户评论
  • Fayer
  • 我是第一种,各种 mcp 喂给 AI,然后一把唆,有时候太过复杂了,我也会用 2,自己先定义一些关键接口,把大流程定义好,让 AI 去填充实现
  • 2025/7/4 9:23:00 [ 0 ] [ 0 ] 回复
  • 孤影人
  • 我是第二种,后端都是写了类型和注释后再让 ai 写,前端是让 ai 生成后只用他的 ui 部分,状态控制自己写。用 windsurf 的 claude3.7 试过第一种,评价是改他写的比自己写还难受。
  • 2025/7/4 9:05:00 [ 0 ] [ 0 ] 回复
  • 紫烟追梦
  • 基本使用,第二种。只有在新项目使用第一种。感觉生成的代码有冗余、太多了 无法掌握。review 的时候,会指导 AI 做一些 clean up 。我的经验是,要用第一种,一定要控制生成的代码量。逐步 review ,review 完了 才能进行下一步。而且累积几步后,要及时的进行 clean up 指导。
  • 2025/7/4 8:55:00 [ 0 ] [ 0 ] 回复
  • 激情飞扬
  • 第一种。ai 足够强大的话你可以把 ai 理解为你招的外包。前端每一个页面功能耦合度不高,所以就全部用 ai 写。ai 写的代码其实会更清晰易读一读。
    1. 在最后合并前 review ,确保不引入离谱的 bug
    2. 产品质量由测试保障,包括人肉测试和自动化测试。
  • 2025/7/4 8:53:00 [ 0 ] [ 0 ] 回复
  • Jeanks
  • 我试过第一种,当时用的 cursor pro 会员,还没降智,看上去写的挺好,实际上逻辑会有问题,可能有 10%的业务逻辑 bug 需要自己排查吧。我个人来讲,自己排查别人的代码有点累,因为逻辑不是自己的,要重读一遍逻辑。现在只有第二种了,也不充会员了,因为基本功能已经够用,就是简单的生成一些可复制的代码,逻辑部分还是自己写,这样逻辑是自己的,也不担心有太多 bug ,还省去了重复的工作量。
  • 2025/7/4 8:51:00 [ 0 ] [ 0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