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hatGPT给我第一个直观的感受:惊艳
  • 发布于 1个月前
  • 46 热度
    0 评论
近来ChatGPT实在是太火了,去年12月份刚出来的时候,当时大家以为又是一个很牛皮的大语言预训练模型出来了,这种事情隔三差五就会发生,没什么好新奇的,而且宣传和实际的效果差异很大这件事,都成了行业人士的共识了,相互搭台唱戏嘛,实际用起来是不是另外一个人工智障还不好说呢。

但好的东西就像金子一样,放的再久,也是能够发光的,ChatGPT就证明了自身的优越性,再次火了起来,而且这次是爆火,火到没朋友,直接最短时间突破一亿用户,破纪录了,当然这个是第三方统计的数据,有待商榷。

这期间的历程很容易推测,这款对话产品出来之后,很多人也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去使用,想去「调戏」一下这又一个人工智障,试了之后发现自己肤浅了,这玩意是真的牛皮呀,什么问题都能回答,有板有眼的,甚至比自己费尽心思检索出来的结果还好,真的神了。

于是有人和它谈心,有人用它来完成工作,有人用它来写论文,这么实用,被传播起来就水到渠成了。

我之前做过一段时间和对话相关的产品,粗略了解传统的模板式、检索式和现在的生成式对话,也在国民级app里面的对话部门待过,这些履历让我对这个领域还是较为了解的。

基于此,我第一眼看到ChatGPT呈现出来的效果是,给出的评价是「惊艳」。其实很好理解,之前在对话领域做的出色的产品是微软小冰,不得不说微软真的是对人机对话这个方向情有独钟,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当然,大佬从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微软也是ChatGPT背后的主要金主之一。

小冰是一个多年的产品了,一直在不断的更新迭代,直到前几年因为商业化的压力,才开始逐渐发展变缓,不少小冰的开发人员在做了多年对话之后,开始有些绝望了,认为人机对话这个事情,至少还是十几年后才能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之前的业内消息是小冰的人才流失是较为严重的。

当然,这样说并不准确,垂直领域的人机对话早已大规模且成熟的应用了,我们在电商平台购物,售后问题第一时间接入的,就是对话机器人,处理不了的,系统才会让人工介入。还有常见的是,我们接到的一些操着温柔美妙声音的骚扰推销电话,大多也都是机器人在按着话术模板套路来进行对话。

多花点心思,在垂直领域,它们甚至能够做得无限接近于人类客服,毕竟遇到的场景是有限的,多整理一些标准答案就好。

而开放式领域在ChatGPT之前,有一说一,任何的对话机器人,你都可以自信的给他们冠上一个「人工智障」的称号。

虽然各类发布会上,复杂的对话案例让我们暂时认为,这代产品好像不一样,但实际到手体验后,就发现买家秀和卖家秀的区别了,多问几个问题,这些机器人基本上就是打哈哈,或者是直接给出错的离谱的回答。

但chatgpt有点不一样,尽管实际上还是隐藏的比较深的人工智障,但进步太大了,和之前的同行相比,天壤地别。

尤其是对于结构化数据的处理能力,你给它无论是纯文本数据、结构化的例如json数据,它都能够做到很好的阅读和理解,并且如果你让他输出一些结构化的数据,例如完成的java程序,它也能够做到。

扩展一下,对于人类语言的结构化,例如不同的诗歌形式,对它来说,是小菜一碟的事情。

当然,之前不少机器人,例如代码生成、诗歌生成机器人也能够做到诸如此类的事情,但不要忘了,这些机器人很多都是在特定语料上进行学习的,能够较为容易的学到相应的领域规律。

而作为一个开放式对话机器人,ChatGPT能够在很多领域上,击败领域内的机器人,这就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事情,其离谱程度,就好比人类世界中,一个通才,是各个精细学科的顶级高手,基本是不太可能的事情。靠着卓越的设计,庞大的语料库,背后金主的支持,ChatGPT这样一个日吞万金的巨无霸,活生生的出现在我们面前了。

当然,它也还存在很大的改进空间,实时学习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等。

我给它出了一道二元一次方程组的题目,片刻之后,它有板有眼的开始解题,使用的是矩阵解法。整体的过程非常流畅,但结果是错误的。在具体的推理能力上,目前它还无法和人类相提并论。

我觉得,它更像工业革命初期,那初代的、粗大笨重的蒸汽机,除了把人弄得满脸黢黑,好像没啥实际的用处。历史总在重演,我们很容易对一个领域五年内的变化有过高期待,也会低估十年内的长足进步,希望未来,是越来越好的,无论技术还是人文。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