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意外入职鹅厂到“被毕业”我的魔幻职业之旅
  • 发布于 2个月前
  • 198 热度
    0 评论
离开鹅厂快一年了,很怀念在鹅厂的那段时光,写篇纪念文吧。我被“毕业”,因为所在的整条业务线被砍,全线走人,几乎一个不留(除了几个内部活水转到其它事业部)。

大厂裁员最常见的是按比例优化,我所在的项目是一锅端了,App停服下架,全线毕业,包括大leader。当时觉得挺惨,现在看来有点好笑,好笑是自己差点走不出来这个阴影,多大点事儿,让自己荒废一年。其实部门里有很多非常优秀的五星员工,但在一家大公司里,你能决定的事情很少。这么说吧,大厂裁员有时候真的并不是你的能力不行,只能是“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

我去鹅厂蛮有“运气”成分的。毕业近5年,一直在深圳一家中小电商公司做品牌线上运营,经过我的不懈努力粉丝做到微博近百万,公众号也有30多万粉丝。自己也喜欢参加一些运营圈的线下聚会,认识一些大佬,提升自身的能力。有一次,鹅厂的领导(我入职后的boss)作为嘉宾来到某次行业分享会。我在台上有演讲,上台后做了自我介绍,然后分享自己的运营见解,结束后,手机微信发现他在运营群里加我了,留言结束后聊聊。

聚会结束后,我们在大厦旁边的休息室聊了一个多小时,聊了我的经历和对行业的看法,他聊了自己的一些经历,也瞎聊了一些别的。真的,我当时完全没有意识到这竟然是一场面试,而且直接是boss面。聊完临走的时候,他问我有没有兴趣加入腾讯,可以的话他让HR联系我,我点了点头。后面又经过几轮面试就这样进入鹅厂了。

后来,我专门问了那场聚会的组局者,他为什么会看中我,我是一个连大厂工作经历的人都没有......。

离职后,自己浪费了很长时间,这也是我最痛心的地方。

离职后,头1个多月的时间,我基本是在家休息,缓解下自己一段时间的过度劳累。有时候莫名的陷入焦虑、恐慌,会间歇性地去刷招聘软件,看看行情,怕被落下。但刷完后,我又会觉得,如果自己匆匆忙忙找到一份不适合自己的工作,难道在离职么。我需要弄清自己的真实想法,再行动。

到了3-4个月的时候,我整个人变得很封闭,长时间沉浸在游戏中,或者干些赚点零花钱的副业。除了家中有事情处理,几乎很少出门,社交频率越来越接近于零。当时在鹅厂玩的不错朋友也担心我,一直鼓励我从“低谷“中走出来,她们陆陆续续找到满意的工作。我那个时候真的是歇懒了,没有动力去找工作,找了一堆借口为自己推迟行动,大概认为手里的赔偿金够花一阵子。

5个月后,真的不能这样了,必须做出改变,于是开始思考我自己本身和未来的方向。认定方向之后,开始找工作,半个月左右找到一份我认为还不错的国企。双休,通勤半小时,工资尚可,入职以后的整体感受还不错,团队氛围较好,没有勾心斗角,都是很认真做事的那种,加班情况也能接受。

我的经历告诉我,如果不幸经历被裁,千万不要妄自菲薄,认为自己的能力不行。当某个行业由于内外原因进入寒冬时,我们很难指责全是公司或者个人的问题。下行阶段,大浪淘沙式的人员调整再正常不过。

事实上不管你所在的行业多么飞速发展,不论你的工作看起来有多么稳定,都无法保证明天你不会抱着自己的个人物品走出办公大楼。曾经有人说,职场分为两种人:一种是喜欢稳定的人,另一种是喜欢折腾的人。

前者,为了拥有一份稳定工作,毕业之后疯狂考试只为拼得一个“铁饭碗”,进入体制内得到庇护,按部就班拿工资,生活归于平淡之后,偶尔会抱怨工作枯燥无聊、薪资低。对这部分来说,“折腾”一词并不代表奋斗,相反意味着高风险,随时都有可能失业。但是,在后者看来,在体制内按部就班拿工资,也不一定就意味着就是稳定。真正的稳定,不是源于体制内的保护,而是不断地自我驱动。其实,所有人都在追求稳定。稳定不可怕,稳定的思维才可怕。

对我来说,虽然我所在的事业线没有了,但我的同事们没有大面积的怨声载道,也许这跟公司良心的赔偿金息息相关,但更多的是自我的认知,在大厂不代表他能一辈子护你周全,离开大厂也未必不是另一种前途被照亮。

对大家来说,有些是能力,有些是宿命,但都少不了自己的筹划和安排。有时候,该折腾还是得折腾,但不要瞎折腾。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