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程序员在低谷期不要沉迷对格局的谈论
  • 发布于 2个月前
  • 141 热度
    0 评论
最近,很多创业公司的老板、大厂的高管朋友,都在和我交流对当前环境的感受。大家的很多反馈跟我的看法不谋而合,简单来说就是生意越来越难做、钱越来越难赚。朋友们问我有什么应对建议,我先把稻盛和夫的一句名言送给他们“人在低谷,不谈格局,生存才是王道;身处逆境,不谈情怀,务实才是根本。”另外,对于眼前的形式,我也确实有几点看法和大家分享。

一.低谷期,不要沉迷对格局的谈论
前段时间,刘润老师演讲“翻车”上了热搜,引发广泛讨论。除了和对手马昕彤的争论外,还招来了不少跟风吃瓜群众的“讨伐”。其中一种吐槽声音是这样的“这个时候你(刘润)还谈什么趋势、风口?”

人们的这种情绪不难理解,在当前环境下,大家已经逐渐对“高调务虚假大空”脱敏,普通大众最能体会到的,是各行各业肉眼可见的萧条不景气。当自己或家人随时可能面临裁员失业时,大家早就对那些大格局的“宏大叙事”不感兴趣了。这个时候如果还大谈“你能解决多大的社会问题,就能获得多大的增长”这种正确的废话,难免会招致反感。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如果自己都快沦为“社会问题”了,就千万不要再谈什么解决社会问题了。格局很远,面包很近,这是对现实的尊重,也是最起码的自知之明。不管是企业还是个人,此时最应该做的是一边努力活下去,一边冷静等待机会。不折腾,不冒进,不投机,一边开源节流,一边修炼内功,忍人所不能忍,为人所不能为。在别人都倒下的时候,你还活着,你就可能赢,就可能有涅槃重生的机会。

二.保有现金流,给你穿越周期的底气
有数据统计,我国中小企业平均寿命只有2.5年,集团企业平均寿命7-8年,家族企业平均寿命24年。家族企业从第一代传到第二代,财富平均能剩下30%;第二代传到第三代,就只剩下10%。导致企业衰败,家族没落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本山大叔的那句名言 “人还在,钱没了”。尤其在经济不景气的今天,一定要想办法做到“人在钱也在”,只要能保有健康的现金流,机会就在,未来就在。

2000年4月,美国纳斯达克指数暴跌,互联网泡沫来袭,刚刚起步的中国互联网行业迎来毁灭性打击。此时,成立才1年的阿里巴巴账上只剩下700万美元的现金流,而它每月的开支就要高达100多万美元,这也意味着在融资无门的情况下,如果不做改变,阿里最多撑不过6个月。


最终,马校长痛下决心,大幅裁员。首先裁掉阿里在欧美、韩国几个办事处,月薪高达1万美元以上的海外员工,同时把业务重点和资源配置,聚焦到国内业务上来,把省下来的钱花在刀刃上,扎扎实实把底子打好,再考虑以后的全球化。事实证明,当时阿里巴巴的策略是对的,裁员聚焦后,阿里每月开支减少70%左右,下降到50万美元以下。让阿里的现金流足够支撑18个月,为阿里熬过泡沫周期,多争取了1年的时间。

三.勇气和智慧,是战胜困难的关键
稻盛和夫先生说过:“萧条才是企业成长的最佳时机,克服萧条,就好比造出一个像竹子那样的‘节’来。经济繁荣时,企业只是一味地成长,没有‘节’,成了单调脆弱的竹子。但是由于克服了各种各样的萧条,就形成了许多的‘节’,这种‘节’才是使企业再次成长的支撑,并使企业的结构变得强固而坚韧”。

他自己更是知行合一,凭借勇气和智慧,带领京瓷,穿越了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80年代的日元升值危机,90年代的泡沫破裂危机,21世纪初的IT泡沫破裂危机等一系列萧条周期,创造了京瓷逾半个世纪0亏损的奇迹。当中,稻盛先生应对危机的一些方法,值得当前的我们学习和借鉴。

1、全员营销
稻盛和夫有一个观点,越是萧条时期,越应该让全体员工都成为推销员。在京瓷遭遇石油危机萧条期时。稻盛和夫把会计、车间主任、高级干部等所有员工,都赶去了销售第一线。为了争取客户的订单,不仅让他们亲自去拜访客户,还要到客户那里主动询问“有活吗?有什么可以让我们干的吗?我们什么都干”。他自己也展开“高层外交”,没日没夜地奔赴世界各地,和尽可能多的客户沟通交流,争取订单。

稻盛和夫这个策略,不仅有利于强化和用户的关系,而且还能让所有员工都认识到,萧条时期的订单有多难,企业经营维持有多难,在增加业绩的同时,起到了提高团队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作用。

2、削减成本
困难时期,订单下滑,消减成本是大多数管理者都会做的事。但稻盛和夫眼里的消减成本,不是很多人惯用的裁员降薪那么简单,而是要从生成过程和管理制度下手。比如,他会考虑现在的制造方法是不是最优的,有没有性价比更高的生产材料,等等。同时,还从企业的组织架构、统筹安排上查找问题,看是不是有更好、更能降低成本的办法。

稻盛和夫还把萧条时期看作“企业彻底削减成本的唯一机会”。在他看来,经济好的时候,企业订单够多,日子比较好过,即使要求削减成本,员工们也不会真正落实。但遇到萧条期,事关生存,形势比人强,大家会从心里把降低成本当成一回事,也会按照企业的相关要求,认真去做。从这个角度来说,萧条期的消减成本,也可以理解成一种因势利导,积极主动进行企业变革的手段和措施。

3、高生产率
很多人不太理解,经济不好的时候订单量不够,为什么还要保持高生产率呢,除非是要开掉一部分员工,让现在的一个人干原来两个人甚至三个人的活。这当然不是稻盛和夫真正的意思。

稻盛和夫之所以认为萧条时期要保持高生产率,是因为他考虑到一旦效率降下来,人浮于事,形成不好的工作习惯和态度,以后再想改变是非常难的,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因此,他认为困难时期员工的工作仍然要保持高效,而不能以任何理由放任他们变得懈怠。

石油危机时期,为了保持京瓷员工的工作效率,稻盛和夫曾让多余的员工从生产线上撤下来,改去从事生产设备维修、花坛整修、墙壁粉刷等工厂环境的美化工作。同时公司举办哲学培训班,让员工利用这个阶段,重新学习稻盛的经营哲学,进而让企业上下掌握共同的思维方式和话语频道。这样既保持了企业员工的工作效率和状态,又强化了员工的集体认同感,为经济复苏后企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助力。

4、保存内部良好的人际关系
稻盛和夫一直主张,经营企业最重要的问题,就是经营者与员工的关系问题。但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劳资双方往往容易出现各种不和谐的情况。这是因为日子好过的时候,很多事说一些场面话就过去了,但经济不好的时候,很多事涉及双方利益,比如降薪等,就不是简单说说场面话就能解决的。

这个时候,稻盛和夫的选择是通过面对面交流,举办酒话会等各种方式,增加和员工坦诚交流的机会,建立更好的人际关系,以求互相体谅,相互扶持。而不是用非常生硬的方式,让员工做出牺牲,从而在本应该齐心协调、共渡难关的时候,因员工的不满而众叛亲离,导致企业难以维持,产生更糟的局面。

四.保持冷静,不轻言放弃
2021年7月,双减政策出台,给了已深受疫情重创的教培行业,致命一击。11月,俞敏洪发文“教培时代结束”,并将8万套课桌椅捐给乡村学校。但这并不意味着俞敏洪被打趴认输了。同样在11月,俞敏洪在抖音开启首次直播,并宣布新东方将成立大型农业平台,他会带领百名新东方老师入驻抖音平台。一个月后,东方甄选上线,在首次直播中,又是俞敏洪亲自出马,一边介绍农产品,一边给大家分享地理知识,当晚销售额超过500万元。再往后,就是董宇辉横空出世,成为顶流主播,也成了新东方的希望之星。新东方也慢慢平稳下来,在新领域的发展势头越来越好。

这些事,现在说起来好像很容易,但对当时的俞敏洪和新东方来说,绝对是一场劫难。短短一年之间,新东方营业收入减少80%,市值跌去90%,裁员6万人,各种费用支出近200亿。在新东方的这个历史拐点上,俞敏洪但凡脆弱一点,犹豫一点,其结果可能就是另一番景象。

好在老俞关键时刻保持冷静,从容应对,没有放弃,才有了新东方重新向好的局面。俞敏洪说过一句话“生命中虽然有困难,但绝对不要轻言放弃,没有痛苦的生命不值一提”。面对当前的困难,大家也应该向老俞看齐,冷静理性,不轻言放弃,让生命面对该有的重量和丰盈。

最后,祝愿所有的小伙伴们,面对低谷,积极蓄力,不拘一格,既能渡劫也能自渡。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