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自从 3 月底从某大厂拿了赔偿走人之后,陆陆续续面了小二十多家了。竟无一份 offer 。 期间面的基本都是大厂,其中也有一些小厂或者不知名公司。有一些走到了 HR ,也有一些到二面。但是都没有 offer 。我自身学历上没啥优势(自考本),想着有几年大厂经历,还想趁年轻再去一家大厂干干。也尝试面了几个中厂、小厂。但给我的感受是大厂比较在意原职级、被裁走人。小厂大部分卡着学历来,只要不是统招本直接 pass ,甚至还有的要高考分数过一本线的。现在 gap 时间也长了,gap 也成了一个新加的问题。我想着现在裁员这么常见,被裁也没啥,难道面试时候要想办法把这个圆过去?但是查流水,背调的时候又不太好弄。
判定条件也是面试总结出来的经验,例如 5 年 Java 有自我定位高级、也有中级、这都没问题,面试官会结合你的自我定位问你一些面试题,另外也会结合自身经验来分辨一下 5 年努力的开发应该技术栈宽度以及深度是怎样的,一般努力的等,每个面试官心里都有一杆称,这就好比市场调研,面试前期我会先了解清楚你口述的自我水平,然后掌握面试题的尺度,适当拔高或追问一些细节。没有调查就上理论的面试者八成是愣头青。
如何判定面试者自我定位是否清晰,实力是否与自我定位相当 ?
其实只有你这么觉得,他们没被裁过的可不这么觉得。这就像著名的 “我也是 14 亿分之一啊,我怎么就没有怎么怎么样” 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