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 年,前端深水区的裁员结局
  • 发布于 2个月前
  • 577 热度
    0 评论
  • 我怕黑
  • 22 粉丝 39 篇博客
  •   

你好,我是 Scott,一名 12 年经验的老前端,辅导过 1000 多名前端工程师的职业成长和路线规划,目前主要在前端早早聊大会中跑前跑后,尝试破局破圈,深夜失眠已伴随我多年,会在失眠时刻,偶尔敲下一些文字,表达当前情绪下的个人观点,希望在未来与你也有相遇的机缘(我的微信号 codingdreamer 或小号 zaoscott),与你交流前端抑或是创业的苦辣酸甜。

今天,聊下 2022 年前端裁员这件事,我的一些感想。

2022 年,前端里面有三群人,当下所处局势很难:

  • 群体 1:年龄大于 33 岁,工作超过 10 年,拖家带口,被阿里腾讯等()大厂裁员的人
  • 群体 2:工作超过 7 年,经历经验丰富,能力达标,距离大厂就差一点点距离却没有机会的人
  • 群体 3:工作不足 4 年,各种小公司反复横跳,对技术热情不足,成就感偏弱,被当成纯资源的人

本篇观点,主要站在第三人称来聊群体 1 的结局(职业可能性),他们普遍处在前端的深水区(所谓最卷最细分的职业环境),关于切图仔 -> 深水区可见我在 2019 7 月写的一些观点:技术路线:前端开发已进入深水区

少数案例和普遍规律,是我们分析一件事时,在代入自己这个角色之前,首先要回答的问题:

  • 如上三群人,是社会上前端这个职业里的少数案例,还是普遍规律?
  • 这三群人里面,哪一类人是普遍规律,哪一类是少数案例?
  • 我是否属于之一,如果是,那我属于是少数案例,还是普遍规律

我把自己(譬如工作经历、家庭状况、社会阅历等)套进去,会得出如下的主观结论:

  • 如上三群人,是社会上前端这个职业中的少数案例,而不是普遍规律
    • 但是这个少数案例,在数量的绝对值上,有正在快速扩大的趋势
  • 三四年经验、技术热情不足,反复横跳的人是普遍规律,裁员和距离大厂很近的人同样也是少数案例
  • 我不属于其中之一,我自己是另外一种少数案例,局势与我而言都是平平淡淡,基本可以做到不悲不喜。

这三群人里面,谁的收入最高,累计的资产最多,享受的互联网红利期最久,显然是被大厂裁员的人,时至今日,一定会有相当一部分人「不愿意」也「无法」相信,大厂的资深前端技术专家,竟然是有机会拿到超过 300 万的年收入(含工资、年终和股票及分红),他们一定不会相信,是因为他们身边不曾有这样的圈层,无法眼见为实,就一定会产生怀疑,即便是把标准再降低一下,在大厂混了 10 年以上的前端,年收入超过 100 万的比比皆是,这一点,不少人仍然很难相信,认为这是「幸存者偏差」,直到他工作十几年,身边圈层出现这样的朋友。

在大厂里面,这个收入丝毫不稀奇。

而这部分高收入人群是少数案例,因为每 100 个前端里面,只有 1-5 个人才有能力面试进入大厂,而进大厂的 100 个前端里面,经过 10 年工作经验积累,只有 5~10 人才能进入到(高级 + 资深)技术专家的象限,大概可以对应到字节的 3-1、阿里的 P8 或者华为的 19 级,比高考难度要高的多的多,也就是万分之五到千分之五的晋级概率,如果是按照最大值,假如是 1000 个人都是前端,最终能拿到这个收入的只有 5 个人,剩下的 995 人呢?

这些数字,只是我基于前端早早聊大会 5 万名前端样本的笼统的经验值,大家谨慎参考,不必全信。

接上,在大厂被裁掉的非高级专家的这一波人,里面有一些由于「各种各种的主观客观情况」导致晋升不顺利/成长不顺利,同时又背负上房贷的这批年龄偏大的人,没有储备的足够的资本积累,也没有历练出足够成熟的能力,当他们被裁员后,在市场上各种碰壁,局势很不顺利,内心的煎熬程度是难以想象的,因为往往 Ta 此时已经是拖家带口,已贷款买房,甚至还有带杠杆买多套房的,每个月的房贷起码 2 万起,断供是不可能断供的,这涉及到在银行的信誉,但经历过大厂高收入的人,怎么可能会委身自己加入一个只能开得起 50 万年薪的小公司呢?

于是,多少裁员人的不眠之夜,就卡在了这里。

这些人多不多呢?不多,整个 2022 年,被大厂裁掉的前端,也就一两千人,但当下的选择,是真难,这是一个有着极大落差的职业选择期,所以进了大厂,而没有足够快或者足够早完成自己积累的人(能力、经验、人脉、资本...),切不可过早躺平,得过且过,一旦这一天到来,最被动的可能是自己。

我知道会有人比较厌烦大厂文化,觉得这些前端这么卷,大厂还那么垄断,活该被裁,如果转念想一下呢,大厂裁出来的人越多,去往其他中小公司担任技术骨干和 Leader 的机会越大,参与社会上其他优质前端岗位的竞争也就越激烈,就会造成原本还有一些希望能进不错的公司的童鞋,机会也都被这些「裁」出来的前端,给抢走了。

于是也会有人,将此归咎为(社会、大厂、行业、团队....)内卷:都是他们卷的,都怪他们,或者都怪 XXX,与我何干,因为原本是有一个挺好的机会,也许就是属于你的,结果被大厂裁出来的人给抢走了,此时你是希望大厂疯狂裁员呢,还是尽量不要裁员呢?

有能力进大厂的人,除去极少数滥竽充数的,绝大多数都是有两把刷子的,对他们而言,问题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找不到符合他们预期(业务、团队、收入...)的工作,是需要降低心理预期才能完成这个过度,但即便如此,他们大幅下调了自己的预期后,在社会上也能抢夺到足够好足够好的各种优质的前端岗位机会,因为他们有大厂光环、能力不差、有系统化的工作方法、经验和足够宽阔的视野(不包含滥竽充数的那部分人)。

那么,大厂裁员这件事,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裁员只是这家公司的业务增长不符合预期了,营收规模不符合预期了,组织效率不符合预期了,股市的财务表现不符合预期了,创新性的业务成果不符合预期了,账面上的现金流不符合预期了、行业的竞争格局和政策因素不符合预期.....诸如此类的,让公司的董事会和管理层,决定裁剪业务、压缩成本,于是波浪式裁员去肥增瘦、养精蓄锐、刮骨疗伤,把优势资源留给优势业务,此时防御性业务、过于激进的创新业务、死水一潭的老业务都会成为裁剪对象

所以,大厂裁员对公司也许是一件窘迫局势下做了后产生正向收益的好事情,但对当事人肯定不是,对社会上其他正在和打算找工作的前端,却不见得是好事情,本就优质机会相对少的岗位,被裁员出来的这波人争抢,其他人的胜算就更低了。

下图是从新浪上面统计的近 20 年上市的互联网公司(最右边两列是退市的,左边的四列的公司估值,都在不同程度的下跌,甚至有的跌掉了 90% 的市值),前端工程师普遍意义的优质成长机会,都是在这样的公司里面,当然也有少数人肉身出海,或者进入外企,那则是另外一条道路,本文不涉及。

为什么前端工程师的成长不能发生在政府单位、传统行业和外包公司呢,答案不是不能,是很难,在政府单位、传统行业、外包公司呆过的前端,想必是最有话语权的,可以看看他们在评论区的看法。

继续,即便是把这些上市互联网公司里面所有的前端都加一起,也就小两三万人,再算上一些没有上市的大厂比如字节、华为等等,也就四五万人的量级,这四五万人,放到整个中国的互联网前端从业的语境里面,就是少数案例。

但恰恰是这小几万的少数案例,代表了中国最拿得出手的、最顶尖的前端实力,他们的年收入从 20 -500 万之间随工作年限和等级分布,这些公司里面绝大多数超过 5 年经验的前端的年收入普遍都是 40-80 万之间,这个收入放到整个中国的所有互联网职业的语境中,还是放到所有行业职业的语境中,都属于是高收入群体了,但这个收入群体,依然是少数案例。

已上市的(大部分市值都在往下跌)

已退市的(退市不是倒闭)

微博

中通快递

微贷网

网易有道

新浪

完美世界

阿里巴巴

百世集团

36

理想汽车

一嗨租车

久邦数码

网易

寺库

团车网

新氧

聚美优品

艺龙

搜狐

趣店

360金融

逸仙电商

优酷土豆

奇虎360

百度

搜狗

老虎证券

金山云

盛大游戏

去哪儿网

京东

爱奇艺

斗鱼

小鹏汽车

当当网

智联招聘

携程网

哔哩哔哩

嘉楠科技

贝壳找房

中手游

新华悦动传媒

前程无忧

虎牙公司

跟谁学

图森未来

世纪佳缘

TOM在线

房天下

拼多多

亿航

怪兽充电

分众传媒

畅游

世纪互联

腾讯音乐

荔枝

知乎

CRIC

中芯国际

欢聚集团

房多多

蛋壳公寓

每日优鲜

盛大

瑞幸咖啡

人人

达达集团

1药网

叮咚买菜

土豆

58同城

凤凰新媒体

简普科技

蔚来汽车

滴滴出行

创梦天地

巨人网络

易车网

乐信集团

触宝

迅雷

国人通信

诺亚舟

唯品会

华米科技

云米

陌陌

展讯通信

软通动力

兰亭集势

优信

小牛电动

宜人金科

掌上灵通

澜起科技

汽车之家

趣头条

流利说

51Talk

亚信

文思海辉

猎豹移动

蘑菇街

云集

好未来

海辉软件

高德软件

途牛

品钛

再来回忆下如上这上百家互联网公司,过去 20 年之间的裁员(自行搜索),其实几乎所有公司,都不同程度的有过裁员或者优化动作,相当一部分公司,裁员都一度来到 40%60%,甚至 80% 的裁员比例,即便是在 20 年前的 2001 年(那时候还没有前端开发工程师的这个职业呢),阿里巴巴也有过裁员的黑暗时刻 - 21 天裁员 215 人,裁员率 58%,裁到剩下不到 200 个员工,然后 2010 年,阿里巴巴员工又突破了 2 万人,2022 年又来一波裁员....

裁员,是行业发展中应对商业竞争和保持自身生存的常规手段,无论裁员当事公司是否有节操(譬如是否有人性化的合理的补偿,操作手法是否合规合法),裁员这件事都是未来相当长一段周期内的新常态,原因是基于整个国际关系,中美的关系不太可能好回去了,这也就意味着中概股去往美国上市的这条路(即便不盈利也能靠一轮轮融资烧规模的故事)讲不通了。

而资本愿意入局的纯互联网公司,热度自然会下降许多,大部分互联网公司,都要回归到「能盈利能赚钱」的生意本质上来,只有公司自己能造血能盈利,能基于解决了某些特定是行业难点所带来的的价值,让他的用户愿意付费买单,这个能力才是公司的存活之本,大厂还有各种现金流和人才储备做各种试错,外面的中小公司都没有这个资本了,连续走错两三步可能就得关门歇业,作为工程师,对自己的职业要有忧患意识,不要指望靠「公司不裁员」来维持自己的职业竞争力,试想:连这些互联网巨头们都会裁员,难道外面的创业公司/小公司就不会裁员?

事实是,外面小公司的倒闭概率、裁员频次、处理方法更加夸张和粗暴,也就是在大厂都拿不到的「稳定性」,在外面的小公司里面更难拿到,稳定性如此,收入更是如此。我之前在物色新办公室,去了几个写字楼和创业园区,看到关门倒闭的公司比比皆是,大部分只干了个把月或者半年,他们都没来得及被推送到朋友圈、微博,就已经销声匿迹了,在对抗行业整体性创业风险这一点上,还能保证一定的成长空间及较好的收入下,也就只有中大厂才有这个底气来抗风险了,但是大厂自然也有它的问题所在,里面的工作强度和氛围,卷一定是必然。

难道除大厂以外,就没有那种不那么卷、有成长空间、收入还相对可以、稳定性也好、有节操、不怎么裁员的公司了么?

把这个时间轴拉长到 6~10 年来看,这种公司一定是有的,只是相对不多,既然这些是优质机会,也能被大家检索到或者被圈子里的人脉触及到,那就一定会有一大群从大厂毕业的人,同样对他们虎视眈眈,你去竞争这个机会的胜算,依然会变得更低。

回到开头,对于群体 1 这一波(少数中的少数)被裁员的年龄大的前端工程师,未来的职业路在哪里呢?

我的看法如下:

该补的短板,不要逃避,大厂未能补全你的核心竞争力(把技术与业务结合并放大商业价值的能力),这个能力就需要在外面的公司来补,这一段可能会弯弯绕绕,需要大厂童鞋放下往日的荣光(内心的倔强),沉下心做事。

如果是不去平切大厂(大厂跳大厂)的话,建议是多选择一些新兴行业的创业公司,实打实的加入几家(通常 2~3 家为宜)创业团队,团队规模可以只有十几人,有几百人亦可,在这个公司里面,除了前端技术的正常成长以外,建议把视野放到如下几个方面:

  • 公司商业模式的可行性,这公司是靠什么赚钱,靠 C 端用户不断的拉新转化付费,还是 B 端用户的年年续费,靠投资人和机构一轮轮进入接盘输血,还是 toG 方向靠政府和商务关系回收项目账期,还是靠讲商业小故事和稳定的财务汇报来获得大公司并购收购...,尽量的走近用户,走近商业逻辑,看清楚这盘棋。
  • 市场窗口期的长短,不同行业从荒漠到蓝海到红海,都有它不同的周期,有的需要上十年的蹲点储备,比如生鲜行业目前基本都是亏钱运营,要想整体性大幅的靠规模盈利需要至少 5~10 年的商业周期,熬不住就只能关门倒闭,有的是只有几个月,比如直播间的互动游戏(譬如类修勾夜店的打赏模式),比拼的短平快,对技术和运营的敏捷度要求极高,什么时候上车,什么时候放量,包括什么时候裁员,这个时机的判断就来源于他个人对于某个行业市场窗口期的判断。
  • 团队人员成本和产品收益的衡量,每个月都关注公司的整体营销运营成本和研发成本,根据这个动态关系,决定什么时候招人,招多少人,招什么样的人,哪些人是进来临时充当研发劳动力,哪些人是进来作为长期合作伙伴,一起创业长跑的,几乎没有人会在一个公司干一辈子,他不会,他身边的同事不会,他招聘的下属也不会,在某个周期内,大家有一个共同的利益和目标即可,这时候他既不是资本家,也不是「剥削者」,他是一个承担了一定管理职责的骨干,既要做好人(给团队和员工带来更多软的、硬的成长和福利),也要做坏人(对员工做考勤来保证项目节点、辞退不合适的人、裁掉部分人来保证公司的整体的运行节奏),此时,在商言商,与公司一起渡难关,承担最大的风险并享受最大的回报,把公私分开,把个人情绪和团队目标分开,做一个高效的职场得分王即可。
  • 多交往各行各业的朋友(不限工种),大厂的这些年把他保护的很好,不太见到社会上的「污垢」,感受不到「商业战场」的你死我活,多扩展自己的朋友半径,真朋友、假朋友、利益的朋友、一面之缘的朋友,什么类型的朋友无所谓,永远对自己的真朋友保持真诚和坦诚,充分利用自己能借助到的所有的朋友的合理,敢于开口敢于所求敢于 Say No,并在自己能负担的前提下,对朋友也伸以援手,你拉他一把,他拉你一把,拉着拉着,一个人的事业线就越走越宽了。

都是些很朴素的道理,放到不同大厂的朋友身上,都会有不同的理解层次和执行力度。

毕竟,这路再难,这也是自己的路,既然你自己的路,无论别人怎么说,都还是你自己走。

风雨也好、孤单也罢,你的技术方向、你的职业航向、你的事业可能,都在你的十年未雨绸缪之间,都在当下和明天的一念之间,祝好运,所有 2022 年被裁员的大厂朋友。

今晚失眠,唠叨至此,下次针对群体 2 和群体 3,我们再做展开。

编程路漫漫,愿与大家上下求索,欢迎大家评论观点,提出问题,一起探讨。

用户评论